红色旅游感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色旅游感想

红色旅游之感想 周海山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为表扬先进,激励后进,我公司于6月10号和6月17日分两批组织2010年度公司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爱岗敬业先进个人前往贵州进行红色之旅和参观学习。我作为先进个人很荣幸成为了这次红色旅游和参观学习团的一员,6月17日我和公司第二批团队踏上了赴贵阳的火车,本次红色之旅历时五天,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首先,我们一行人来到了息烽集中营,它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 前身是国民党政府的“南京军人监狱”,由设于息烽阳郎坝的本部和玄天洞囚禁处组成。经导游介绍,国民党军统特务将重庆望龙门看守所称作“小学”,将渣滓洞、白公馆称作“中学”,而息烽集中营则被称作“大学”。“案情”重大的革命志士从“小学”转囚于“中学”,再进一步转囚“大学”,国民党特务们无耻的称之为“升学”。从 1938 年 11 月建立到 1946 年 7 月撤消,先后关押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1220 多人,其中包括杨虎城、许晓轩(电影许云峰原型)、张露萍、黄显声、马寅初、以及共和国最年轻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等。其中有600多人被杀害和折磨至死,下落不明者400多人,最终能活着出去的仅有140多人。 初入这所监狱,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绿色、树木葱郁、花香鸟语、景色怡人,但就是这个貌似幽静园林的地方,当年却是国民党反动派迫害革命志士最黑暗、最残暴的人间地狱,这里曾经洒满了烈士们的鲜血。国民党当局为了逼迫革命志士,采用了各种酷刑,如:“喝汽水、坐飞机、老虎凳、点天灯、快活椅、绣花针”等毒辣手段,先后杀害和迫害致死600多人,许多共产党人在这里怀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崇高理想,在逆境中奋起抗争,这里也曾是铮铮铁骨的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坚持真理,反抗国民党反动黑暗统治的特殊战场。《红岩》中的许多故事就发生在这所特殊的“大学”里。他们在罗世文、车耀光、许晓轩和韩子栋等策划成立的“中共狱中秘密支部”领导下,和敌人展开殊死斗争,许晓轩烈士在狱中写了“走出大笼,赶进小笼,苦比笼中重,不如锁笼中,太阳真宝贵,每次廿分钟,革命不怕苦,宁死不出笼”诗篇;他利用特务们要他在一棵核桃树上写标语的机会,巧妙的刻下“先忧后乐”四个大字,隐喻黑暗过后即是光明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敌人还要他再写,他宁死不屈,从树上跳下抗争,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生死置之度外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共产党人在这里还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斗争故事,狱中地下组织利用“小萝卜头”年幼,不引人注意的条件,让他传递口信,充当小小交通员,有组织的和敌人开展斗争,体现了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有讽刺意义的是,当年蒋介石把集中营设在息烽是为了取息烽“息灭烽火”之意,然而革命之火是熄灭不了的,无数共产党人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斗争,最终还是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在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的生死搏斗中,中国共产党人笑到了最后。 在息烽集中营革命斗争历史展览馆,我们感受许晓轩、张露萍、宋振中(小萝卜头)等著名革命烈士英勇不屈、顽强斗争的感人事迹。在“猫洞”杀人场纪念碑前,我们默默伫立,愤恨敌人的残暴,悼念战士的忠贞,敬佩英雄的刚烈,大家为国民党对革命人士进行的残酷镇压而愤愤不平,为革命人士不屈不挠,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而感动。 随后,我们又来到了我党我军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名城——遵义。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极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历史经验。 当我们走进遵义会议旧址内,心里不免肃然起敬。看着一幅幅珍贵的照片和一篇篇翔实的资料,我们的思绪随着讲解员的解说,飘向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1935年1月,就是在这个普通的会议室,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长征途中,在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红军力量遭受的严重损失的情况下召开的,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窗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由此,遵义这个地方成为举世瞩目的红色圣地和转折之城。 据介绍,从1930年4月至1936年4月,红军在贵州开展革命斗争,足迹遍及67个县,建立了滇黔桂革命根据地和黔东、黔北、黔西北革命根据地,有1万多名各族群众参加了红军。贵州老区是红军的发展壮大之地。中央红军为期两年的长征,有近一年的时间在

文档评论(0)

6358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