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2014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Word有详解答案).docVIP

《走向高考》2014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Word有详解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向高考》2014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Word有详解答案).doc

一、选择题 1.(2013·新课标Ⅰ卷·48)材料 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费大量财富。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文以载道”。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做了一些新的阐释。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他说的“义”,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家发展的作用。 [答案] (1)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华夏传统受到冲击。 (2)排斥佛学,弘扬儒学;提出“道统”论,承上启下;成为宋代理学的先声。 [解析] 本题考查韩愈对儒家思想的改造及其作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第(1)问背景可从唐朝总体社会发展趋势、文学存在的问题、佛教冲击等角度分析。第(2)问主要从冲击佛学、提出新理论、对宋明理学的影响等角度分析。 2.(2013·龙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荷(兰)人既据澎湖,复入台湾,筑城戍兵,布教抚番,设知事以治之,……当是时,延平郡王(郑成功)奋起金、厦,经略中原,以光复旧业。金陵败后,穷蹙两岛,乃议取台湾,一鼓而下;荷人降伏,送之归国,而台湾复始为我族有也。”“克台之岁,改台湾为东都,……纲纪振饬,制度修明,泱泱乎大国之风也。”“……布屯田之法,励垦土之令,徕(招募)避难之民,拓通海之利。” ——摘自连横《台湾通史》 材料二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即1683年)十二月初一日,施琅往福建省……会议台湾去留。众以留恐无益,弃虞有害,各议不一。施琅遂决意主留。题疏曰:“台湾地方,北连昊会,南接粤峤,延袤数千,山川峻峭,港道迂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臣奉旨征讨,亲历其地,备见野沃土膏……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此原为红毛(荷兰人)住处,无时不在涎贪,亦乘隙以图……断乎不可弃……”圣祖览(施)琅疏,下部议。议“台湾古为盛天府、万年州、天兴州。今改为台湾府,辖三县。”……遂收入版图,设置学官教化,永为海外文物富饶之邦矣。 ——江日升《台湾外纪》卷十 (1)据材料一归纳郑成功及其后继者经略台湾的措施。 (2)康熙帝在“台湾弃留”问题上作出了什么决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决策的必要性。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康熙与郑成功各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 (1)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传播内地文化,教化百姓;颁布屯田法令,奖励垦荒,发展经济。 (2)决策: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 必要性:平定“三藩之乱”后,统一已成历史趋势;台湾战略位置重要(是东南四省的安全屏障);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能防止欧洲殖民者再占台湾对清朝统治造成威胁。 作用:康熙:加强对台湾的管辖;郑成功: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2013·海南·32)材料一 卢梭出身于手工业者家庭,是启蒙思想家中最激进的一位。“到大革命爆发,卢梭更是被激进派奉为祖师,罗伯斯庇尔把他的《社会契约论》当做圣经天天诵读”。“各个派别的政治活动家也往往引用他的片言只语为自己辩护”。拿破仑曾说:没有卢梭,就没有法国革命。革命期间,他的雕像摆放在国民议会大厅。在法国大革命以后的100多年间,卢梭的思想还继续鼓舞或推动了不少国家或民族进行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 ——摘编自王养冲、王令愉《法国大革命》等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的亲历者贡斯当在反思大革命时指出:“卢梭珍爱一切自由的理论,却为所有的暴政提供了借口。”当代英国学者哈耶克分析道:“法国大革命曾经试图为增进个人的权利而树立法治,但其目标并未实现,原因在于大革命的一种致命信念,即既然所有的权力都已置于人民手中,一切用以防止权力滥用的保障措施也就不再必要了。”英国哲学家罗素甚至认为,“希特勒是卢梭的一个结果”。也有论者批评他是典型的政治理想主义者。 ——摘编自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对卢梭的不同评价及其理由。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对卢梭评价存在不同观点的原因。 [答案] (1)赞赏卢梭:崇尚自由平等,反映时代要求;具有平民色彩;为法国革命提供理论武器,推动大革命爆发;对后世影响巨大。 批评卢梭:理论缺陷易导致暴政;理论过于理想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