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催化发展的目标 生物法制备化学品成为主流制备工艺; 开发出安全、环保、节能新产品; 研制出活性更高、价格更低廉的生物催化剂; 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活性和溶剂耐受性; 提高酶以及固定化细胞的机械强度; 对于转换时间比较长的酶,提高其转化的速度,使之可以和现在的化学催化剂相比 ; 生物催化的发展热点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多种新技术,都可以用来生产新的工业酶。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带领商用工业酶从现有的少数实际应用时期进入到一个广泛应用的新时代; 生物催化剂的来源:未培养微生物和极端微生物; 生物催化剂的改造:修饰、模拟、进化和突变; 生物催化剂的应用:耦合催化、系统集成、非水相 1.生物催化剂的多样性平台 2.生物催化剂的快速改造平台 3.系统生物催化的技术平台 生物催化技术的三个技术平台 平台1:生物催化剂多样性平台 主要目标:拓展生物催化剂的新来源 主要研究内容: 1)微生物及其基因的多样性; 2)微生物催化功能基因组学; 3)微生物催化功能蛋白组学; 4)微生物的催化功能信息数据库; 平台2:生物催化剂快速改造平台 主要目标:发展高效生物催化剂的快速改造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 1)酶的构效关系、分子模拟和分子设计; 2)定向进化和定点突变; 3)酶的人工模拟:抗体酶; 平台3:系统生物催化技术平台 主要目标:提高生物催化反应的效率 主要研究内容: 1)代谢工程及组学研究 2)合成生物学研究 3)构建生物催化的微环境 4)耦合催化体系研究 联系方式:周华 电 邮箱:zhouhua@njut.edu.cn * 纤维:纺织、服装 树脂:汽车、车辆部件;电子仪器,精密光学设备, * 全世界的石油储量按现在的开采规模只能在开采?年 * 统计数据中不包括制药工业,制药工业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化工工业的一个分支。 * 全世界的石油储量按现在的开采规模只能在开采?年 * 2584例 * 产品导向,原料决定。原料是基础,产品是生命。 ◆ 油田化学品:酶法制备丙烯酰胺(10万吨/年) ◆ 精细化学品:酸味剂柠檬酸(20万吨/年) ◆ 医药中间体:半合成抗生素6-APA(9千吨/年) L-丙氨酸(1万吨/年),维生素C(5万吨/年) 生物催化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初见端倪 实例1:酶法合成丙烯酰胺 腈水合酶 水分子 CH2=CH C N CH2=CH C NH2 O= ——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生产路线的变更 丙烯酰胺生产路线的比较 只有生物催化法才能生产高纯度的丙烯酰胺,从而才可以合成超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在三次采油中发挥重大作用。 沈寅初(1938.7.7-)。生物化工专家。浙江省??? 嵊县人。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市农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生物化工和生物农药研究。研究成功我国第一个用量最少、对环境最安全、对人畜无毒害的井冈霉素新农药,并得到广泛推广,建厂30余家,为我国生物农药产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主持开发生物农药产业骨干品种杀螨杀虫抗生素,经济效益显著;研究成功微生物催化法生产丙烯酰胺,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大宗化工原料的工业化装置,推广了生物催化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寅初 实例2:反应分离耦合技术制备L-丙氨酸 用作临床氨基酸输液成分,起着D-Ala无法替代的作用。 有特殊的甜味,用作食品添加剂,日本、韩国将它用于酒、清凉饮料、酱菜和腌制品中等。 可以用作维生素B6(VB6)的原料,据统计,在我国作为VB6原料的消耗的丙氨酸每年在6000~8000吨左右。 L-丙氨酸酶法制备原理 3. ; 传统的固定化生产工艺流程图 反应分离耦合工艺流程图 内 容 本工艺 (A) 传统工艺 (B) A/B 反应时间 ( d ) 4 ~ 5 46 ~ 反应 速率 (对底物) ( g /h · g ) 1.2 ~ 1.4 0.125 ≈ 10 摩尔转化率 (%) 100 99 . 5 生成 L-Ala 浓度 ( g/L) 1672 ~ 1940 133.5 ~ 178 ≈ 10 耦合分离 L-Ala 结晶量 ( g/L) 1300 ~ 1500 0 每吨 L-Ala 需辅酶 PLP ( g ) 不需要 300 连续化难易程度 较差 较好 生产步骤 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工智能教学课件.ppt VIP
- 公司与员工签订车辆使用协议(2024两篇) .pdf VIP
- 小森LS-40印刷机保养操作指导07.pdf VIP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育才三中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 咖啡瑞幸咖啡美国上市招股说明书中文全译版本.pdf
- 2023年深圳市南山区育才三中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VIP
- 涵管埋设施工技术方案.docx VIP
- 2018-2019、2021-2022年重庆邮电大学《808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历年硕士真题汇总.pdf VIP
- 初中化学装置气密性的检验.pptx VIP
- 原理1-经济学概述.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