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景泰蓝]
开篇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最为盛行,又因当时多用蓝色,故名景泰蓝。景泰蓝以紫铜作坯,制成各种造型,再用铜丝掐成各种,中充珐琅釉,经烧制、磨光、镀金等工序制成。景泰蓝造型特异,制作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设计纸稿
型制作
掐丝
点蓝
烧蓝
磨光
镀金
鉴别
价值
传说
简介
工艺
历史
1904年,老天利生产的宝鼎炉在美国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获得一等奖(后又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再次荣获一等奖),在国际上声誉大振,各国纷纷前往争购,出现一派繁荣景象。传说
景泰蓝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北京工艺品。这种工艺品为什么叫景泰蓝?在民间有这样一段传说。 说不准是那一个朝代啦,只知道当时北京城里已经建了皇宫。 一天夜里,皇宫里起了一场大火,把摆满奇珍异宝的金銮殿烧成了一片灰烬。皇上大怒,就拿宫女、太监们撒气儿,有的挨棍棒,有的进牢门,有的被砍头。皇上撒够了气儿,就吆喝来一帮人,给他从灰烬中过筛过箩地清点宝贝。他站在旁边亲自监督。 忽然,有个太监捧来了一只瓶子,接着又一个太监捧来一个小罐儿。皇上一见,紧锁的双眉一下子舒展开了。咦!这是什么宝贝?怎么从来没有见过呀!他询问左右近身侍臣,也都连连摇头。只见这瓶子和小罐儿,色彩斑斓,品莹闪耀。皇上爱不释手,当即传下一道圣旨,调集京城能工巧匠,限期三月仿造成,如若不然,决不轻饶。 皇上的圣旨一下,这下子可忙坏京城里九九八十一家手工艺作坊的工匠们了。大伙儿围着两件奇宝翻来转去看了半天,只见这瓶罐上是用金银作胎,胎外裹着一层瓷釉,瓷釉间又有金丝缠绕。这样精美的宝贝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呀!大伙儿揣摸来揣摸去,怎么也揣摸不出个所以然来。工匠们可真犯难了,只好各自盘算各自的主意,有的用铜或铁揻成 圆圈,抠胎型;有的在胎型上一圈又一圈地绕金银丝;可是甭管怎么鼓捣,那胎型和金银丝就是不能粘连在一起。至于那绚丽的彩釉是怎么烧结的,更是摸不出个门道。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急得大伙浑身出汗,眼冒金星,心里憋闷透了。正当有位老工匠双眉紧锁,对着瓶罐冥思苦想,两眼紧盯着瓶罐琢磨时,看着看着,忽然,那瓶罐放射出五彩的光环,旋转起来,越旋转越快。猛然间,光环中现出一个头戴珠翠、身披彩衫、脚踏祥云的美丽仙女。她抑扬顿挫地说道:“宝瓶如花放光采,全凭巧手把花栽,不得白急花不开,不经八卦蝶难来,不受水浸石磨苦,哪能留得春常在。” 老工匠听了那仙女的话,一时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想问问,却张不开口,说不出声来。眼看着那仙女一闪身就溶进光环中不见了。他心急如焚,迈腿就追,只听见“哗啦”一声,把身边的瓶罐撞倒,把他吓出一身冷汗,睁开朦胧的双眼,原来刚才做了一个梦。 这梦做得可真蹊跷,他赶忙把身边的几个工匠喊来,把梦中遇到的事讲给大伙听。大伙儿听了都觉得挺奇怪,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 这个说:“那头两句说的,是夸这瓶罐好呗!可后几句是什么意思呀?” 一个机灵的小伙子抢着说:“仙女说的‘不得白急花不开’,这话很明显,是让咱们得有‘白急’,这‘白急’是什么呀!” 一听这话,老工匠恍然大悟:“噢,是不是指中草药‘白芨’呀!” “对,准是。您想,白芨用水一泡,跟粘胶似的,过去,我们就用它来粘东西。咱们干嘛不用它来粘接胎上的金丝?不妨试试看。” 另一老工匠说:“还有‘不经八卦蝶难来’,这又是怎么个意思呢?” “这句的意思是不是说,那宝瓶上的五颜六色釉彩,如彩蝶纷飞,”一个中年工匠若有所思地说,“莫不是象李老君用八卦炉炼仙丹的办法炼出彩釉,再烧结到金丝上的呀!” “唉呀!那梦中仙女,别不是炼石补天的女娲娘娘,显灵指点咱们,叫咱们搭起八卦炉熔炼石头。”又是那个机灵的青年工匠抢着说。 “嗯、嗯,是有点儿意思。”老工匠手捋着胡须,连连点头,“你们想啊,皇宫那把大火,不就是把金銮宝殿里收藏的各种宝石金银都烧熔在一起的吗?这珍奇的宝贝瓶罐兴许就是这么烧出来的呢!” “还有,那水浸石磨,不用说就是嘱咐咱们烧结之后,还得象琢玉一样,把那瓶罐经过磨砺才会大放光彩呀!” 就这样,工匠们紧张地搭起了八卦炉,捡来石头和金银铜铁锡的粉末放进去。经过七七四十九个时辰的冶炼,果真熔炼出来了晶莹的七彩釉色。那白芨把丝和胎牢牢地粘接在一起。宝瓶终于制作出来了!从这以后,凭着工匠们的灵心巧手,北京开始有了前所未见的彩釉金银丝瓶。但是,在那时候,不管制作多少,全归皇宫所有,所以人们就管它叫“宫庭艺术”。因为这种珍品是皇宫里一场大火烧出来的,有些人就管它叫做“奇宝烧”。到了明朝代宗朱祁钰时候,他特别喜欢这种工艺品,因此传旨大量制作,工艺水平提高很快。由于当时正是景泰间(公元1450—1456 年),产品又大多以孔雀蓝色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