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亭送别公开课
《长亭送别》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
2.鉴赏《长亭送别》中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和富于文采的曲词;
3.欣赏崔莺莺的形象;学习本文运用多种修辞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4.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教学重难点:
1.鉴赏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和多种修辞方法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2.艺术形象崔莺莺的典型意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
2.了解王实甫及《西厢记》。
3.理清思路,整体把握文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导入一】爱情,古老永恒又年轻常新的字眼。才子佳人、怨女痴男,多少的悲欢离合,多少的血泪辛酸。由此,无数的文人墨客,几多真挚的描写、热烈的咏叹。于是有了:关关雎鸠的吟唱,孔雀永远的飞翔,那哭倒的长城,哭不倒的爱情,沉没的百宝箱,沉没不了的爱的向往,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朱英台,千古绝唱,唱着:“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万般追问“问世间情是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
今天,我们走进经典去感受一下“天下夺魁”的《西厢记》的艺术魅力。
【导入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这是词曲《送别》里的几句词,它富于诗情画意,意味隽永。同样,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三折《长亭送别》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是抒情艺术的典范篇章,它的情和景真正达到了“交融”的境界。
二、简介曲学知识
1.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学样式,分为杂剧和散曲(小令、套数)两部分。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把元曲与“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并列,称之为“一代之文学”。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2.《西厢记》是一部杂剧,以唱为主,由于古代的音乐没有音响资料流传,因此宫调的问题就成为曲学的难点。
宫调是古代戏曲、音乐名词。是音乐的各种调式,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古代音乐有七声:宫、商、角、变徵、徽、羽、变宫。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余称“调”,合称“宫调”。元杂剧常用“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合称“九宫”。如《窦娥冤》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长亭送别》用正宫,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说正宫的声情是“惆帐雄壮”。可见《长亭送别》这一折的音乐应是惆怅的、悲壮的。
3.曲牌,俗称“牌子”,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比如【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等,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然属于一种宫调。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曲词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一般要押韵,讲究对仗。
《西厢记》的曲词历来被人称道。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长亭送别》这一折又尤其突出。
4.脚色(角色)
四大脚色
①旦:扮演女性角色,分为正旦、副旦、小旦、老旦。其中正旦演中青年女主角,重唱功,外旦、贴旦次要女演员;其中穿青色褶子的又称青衣,多演悲剧主角,如秦香莲。花旦演天真活泼的女青年,重做工和念白,如小青。彩旦演滑稽、奸刁的女性,如媒婆。刀马旦演擅舞的女将,重唱、做、舞,不大开打,如穆桂英。武旦演勇猛的妇女,重武打,如孙二娘。老旦扮演老太婆,用本嗓唱,如佘太君。(其余旦角一律用小嗓唱。)
②末:扮演男性角色,分为正末、副末、外末、小末、冲末。正末是歌唱的主要男演员,外末、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员。冲末是首次上场的男演员。
③净:又叫花脸,扮演性格、品质相貌特异的男性,一般要画脸谱,用宽音或假音唱,如张飞、李逵、包公等。下又分大花脸(铜锤花脸)、二花脸(副脸)、武花脸、武二花等。净是地位低下的喜剧性人物 。
④丑:指语言幽默、行动滑稽的角色,以搞笑为特长。常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多为地保一类小人物,也可演正面主角,如七品芝麻官。下面还可分为文丑、武丑、丑旦等。
其他脚色(角色)
①生:扮演男性角色。老生指中老年男子,都带胡子,故又名须生,如诸葛亮、蔺相如。小生扮青少年男子,不挂胡须,多用尖音假嗓唱,如周瑜、张生。武生扮演武艺高强的青壮年。其中长靠武生用长兵器、穿厚底靴、扎大靠(盔甲),表现马战,如赵云;短打武生用短兵器、穿薄底靴,表现步战,如武松。
②洁郎:元杂剧中称和尚为洁郎。
③杂类:大多是脚色不明的其他杂脚,如:孤——官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