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导游资格考试资料——十六大景点导游词1》.doc
明清时期的天安门及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刚建的时候,下部城台开有五个门洞,上部城楼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正中重檐之间高悬着“承天之门”匾额,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
承天门门楼建成37年后被火烧毁,当时没有修复。到了明成化元年(1465年),工部尚书白圭主持重建,承天门被改建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的城楼,以体现帝王的“九五之尊”。明崇祯末年,承天门毁于战火。
清顺治八年,按照明代建筑规制重建承天门,并改称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定国”之意。
天安门占地4800平方米,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高度为33.7米(1970年重修后,高度为34.7米)。
我们先看下面的城台,它的下部为汉白玉须弥座,上部为城台主体,外面包砌山东临清官窑烧制的城砖,涂着红色颜料。正面开有五个锅底券门洞,正中的御路门洞最高最宽,其余的门洞尺寸自中央向两侧递减。
城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殿内有60根红漆立柱,地面铺设的是苏州、江宁等地烧制的金砖。
大家不难发现,“9”这个数字在天安门中随处可见,比如城楼面阔九间;檐角小兽九只;门扇为36扇为四九;城门上的门钉为81颗,为九九等,以喻天数。
那时的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明清两代,每逢圜丘坛祭天、方泽坛祭地、祁谷坛祁谷、先农坛耕耤田,以及皇帝大婚、御驾亲征等,皇帝及随从人员都从天安门出入。凡遇国家大典,如皇帝登基、册立皇后、册立太子,命将出征等,都要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隆重的颁诏礼。
颁诏礼从太和殿开始,届日皇帝御太和殿,内阁大学士从太和殿内的黄案上捧起诏书,至太和殿前檐下授予礼部官员。礼部官员先将诏书放在丹陛正中的黄案上,行礼后再置于云盘内,捧出午门放入龙亭。銮仪卫将龙亭抬往天安门城楼之上,奉诏官捧出诏书,由宣诏官站在宣诏台上宣读,丈武百官在金水桥南跪听。之后,奉诏官将诏书用黄丝绳系住从天安门城楼上慢慢降下。礼部官员用朵云漆盘承接后,放入龙亭内抬往礼部。礼部官员负责将诏书用黄纸誊写若干份,分送各省,颁布天下。明代颁诏时,用龙头杆系黄丝绳拴诏书。清代改用一只木雕金凤,金凤口衔诏书由上而下,俗称“金凤颁诏”。
我们再来看天安门设施。天安门前的河为金水河,河上跨有7座汉白玉石桥,称外金水桥。正中为御路桥最长、最宽,只有帝后能在上面行走;两侧为皇族桥,供宗室王公行走;再两侧为品级桥,供三品以上官员行走;最外侧是公生桥,专供四品以下官员等行走。
天安门城楼前后各有一对汉白玉华表。底部是八角形台座,中间柱身通体雕有盘龙和朵云,柱头横插云板,顶部承露盘上有一蹲兽,俗称“望天犼”。华表立在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名称。我们现在所讲的这两对华表放置在皇家建筑的门前,起到美化景观和标志的作用。
天安门前有两对汉白玉石狮,东侧为雄狮脚踏绣球,寓意一统寰宇;西侧为雌狮脚踩幼狮,寓意子孙绵延。两对石狮的头部都歪向内侧,以示保卫御路。
明代的承天门广场是用红色宫墙围成的“T”字形,最东端是长安左门西是长安右门。御路南端为大明门,北端为承天门。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之间,东西长约370米,南北宽约80米的地方全部铺着石板,叫做“天街”,这里是颁诏时官员们跪听的地方。天街中部与中央御路连成一体,是“T”形广场的一部分,“T”形广场是皇城的前区。
清代对广场没有做大的改动,只是将大明门改称大清门,承天门改称天安门。增筑了东三座门和西三座门。
天安门广场东侧宫墙外(今国家博物馆一带),基本上是各文职机关所在地。天安门西侧的宫墙外(今人民大会堂一带),大体上是武职和司法机关所在地。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文东武西。
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分别位于太庙前和社稷坛前的长安街上。
长安左门俗称龙门。在故宫太和殿举行“金殿传胪”仪式后,礼部官员将把进士黄榜张挂在长安左门外临时搭建的“龙棚”里,新科进士们都由长安左门出皇城按顺序看榜。在五行方位中东方属木,主生;四象中东方为青龙,皇城前广场东门应天象,“倍”“吏、兵二部月选官掣签”(选拔官吏),及礼部“磨勘”(复查乡试、会试试卷及考生资格)的地方。
长安右门俗称“虎门”,每年8月初,皇帝诏令三法司(刑部、大理寺、督察院)会同王公大臣,在长安右门内千步廊拐角处集中会审。霜降以后,刑部监狱内的死刑犯从长安右门外下囚车,由南门洞进入,在长安右门内千步廊拐角处一字排开跪在公案前听候审问。案件呈送皇帝最终裁决。五行方位中西方属金,主杀;四象中西方为白虎,所以长安右门俗称“虎门”。
在广场御路上的东西两侧建有千步廊。千步廊为通脊联檐廊房。两侧南北方向各有廊房110间,到天街南侧后,随红墙东西方向各延伸34间,东至长安左门,西至长安右门。
大明门位于“T”形广场的南端,是皇城的外南门,明代称大明门,清时叫大清门,民国元年改叫中华门。明永乐年间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