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碳纳米系的结构与热稳定性.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新型碳纳米系的结构与热稳定性

摘 要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碳纳米管和graphene 团簇的熔化和预熔 化性质,探讨了缺陷对碳纳米管热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碳纳米管、graphene 与金 属、半导体复合体系的结构及其热稳定性,发现了一些新颖的纳米复合体系。 研究了碳纳米管和graphene 团簇的熔化和预熔化性质,探讨了缺陷对碳纳米管 热稳定性的影响。使用Lindemann 判据得到(5,5)碳纳米管的熔化温度为4800K左右。 研究表明,碳纳米管的熔化总是从缺陷处开始,缺陷会大大降低碳纳米管的熔化温 度,含有缺陷的单壁碳纳米管的预熔化温度为2600K左右。Stone-Wales缺陷是引 起碳纳米管预熔化的主要因素。Graphene团簇的熔化总是从边缘开始的。Graphene 团簇熔化有着与纳米颗粒熔化相比而反常的纳米尺寸与熔化温度依赖关系,小尺寸 graphene 团簇的熔化温度比大尺寸的更高。 研究了碳纳米管与金属、半导体复合体系的结构及其热稳定性,发现了一些新 颖的复合纳米体系。研究发现,碳纳米管内填充的Au纳米线为壳层螺旋结构。碳纳 米管内壳层螺旋Au纳米线表现出非常好的热稳定性,其稳定温度高于块体Au晶体 的熔化温度。Si 原子层在碳纳米管表面为三维结构的纳米颗粒,小Si 纳米颗粒可以 稳定地附着在碳纳米管表面,随Si 纳米颗粒原子数的增大分别呈类似帐篷状、笼状 和球状结构。尺寸大于碳纳米管半径的大 Si 纳米颗粒为无定形结构。Au 原子在碳 纳米管表面为三维结构的岛状纳米颗粒,随着 Au 原子数的增加会发生由无序结构 到有序面心立方结构的转变。 研究了graphene 与金属、半导体复合体系的结构及其热稳定性,发现了一些新 颖的纳米复合体系。研究发现,半导体Si原子与graphene条带相互作用,Si原子 会吸附到graphene条带的边缘,形成新颖的单原子链或纳米颗粒,而金属Pt原子 与graphene团簇相互作用,Pt原子会聚集到graphene团簇表面并使graphene团 簇卷曲,生成新颖纳米复合体系。Si原子吸附到锯齿型graphene条带边缘,在2000K 至2800K之间,且Si原子数等于带边不饱和碳原子数时,带边形成较为完整的Si 单原子链结构。三角形graphene 团簇和Pt 纳米颗粒复合,室温弛豫可能形成稳固的 碳纳米锥包裹Pt 纳米颗粒类似花束状结构。条形初始Pt 纳米颗粒与长方形graphene 团簇复合体系,graphene 团簇会卷起条形Pt 纳米颗粒,形成碳纳米管包覆壳层螺旋 Pt 纳米线的管线结构。 关键词:碳纳米管;Graphene ;分子动力学模拟;纳米复合体系;热稳定性 I Abstract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techniques, we have studied melting and premelting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NTs) and graphene clusters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defects on melting of carbon nanotubes. We have also studied the structures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composite nanomaterials combining carbon nanostructures with metal and semiconductor nanostructures and found a number of novel nano-systems with unique structural properties. Using the Lindemann parameter, we show that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of perfect SWNTs is around 4800K. We further show that Stone-Wales defe

文档评论(0)

leirenzhan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