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海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VIP

江苏省淮海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淮海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第五次阶段调查测试 历史 本试卷分第卷(题)和第卷(题)两部分,共分。卷考试用时分钟。 第卷(题)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2..王守仁指出“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下列主张与之相似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C.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D.人非工具古希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 B.智者学派C. D. 6.“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在于 A.彻底否定了神学的权威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 D.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7.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约翰·加尔文宣传先定论, 认为人类不能改变上帝的决定,甚至不可能知道上帝的选择,只能通过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去证明上帝的决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两者都否定《圣经》的绝对权威 B.两者都不利于人文主义的发展 C.两者都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信仰要求 D.两者都破除教权对世俗权力的束缚 8.某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泯神性破禁锢理性领风骚;下联:灭王权反专制民主掀骇浪。此联语的最佳横批应是 A.人文主义???????????B.信仰自主 C.理性万岁?? ?????????D.精神觉醒 9. 在2015年央视春晚节目中,《梨园芳华》糅合了京剧、川剧等各派戏曲艺术,呈现出浓浓的中国风韵。下列关于“戏曲艺术”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元杂剧是宋元时期流行的戏曲形式 B.京剧融合了徽、汉等众多剧种特长 C.首部影片《定军山》展现了昆曲魅力 D.晚清政府重视使戏曲艺术一枝独秀 10.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文人周必大在给友人的信札中写道,“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下列对材料有关信息理解有误的是 A.《玉堂杂记》最早记载了活字印刷术 B.材料有助于研究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C.沈存中是活字印刷术的积极推广者 D.宋代时科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频繁 11.6.东汉书法家崔瑗总结某种书法的特点是:“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竦企鸟峙,志在飞移。……纤微要妙,临事从宜。”该特点符合 A.草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12.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是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A.伽利略 B.达尔文C.牛顿 D.爱因斯坦 A.经典力学?????B.进化论???????????????C.量子论????????????????D.相对论 14.“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1864年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1888年赫兹发现电磁波。这些发现,引发了发电机、电动机、电报、无线电的发明。”材料说明 A.电气技术的革命改变了社会面貌 B.科学的突破推动电气技术的发展 C.电气技术发展是社会需要的结果 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成为历史必然 15.中国近代史上,各派人士在是否向西方学习和学习什么的问题上长期争论不休,斗争激烈,下列观点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A.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B.中国文明未进步,工商未发达,故社会革命易 C.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 D.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 16.“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态度仿效物质文明, 17.近代史上,有人认为“于此而言,诚不知为何项制度文物,可以适用生存今世。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于的消亡也”。持这种观点的人的实践活动最有可能是 A.编撰《海国图志》            B.创办《民报》 C.撰写《孔子改制考》           D.为《新青年》撰稿 18. 毛泽东在论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时指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vf123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