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三章 第12课时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oc
第三章 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2课时 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目标导航 1.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概述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3.学会用实验设计的方法分析实验。
一、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DNA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
(1)染色体的化学成分: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其中蛋白质又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更加具备作为遗传物质的主要特性。
(2)DNA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①一般只在细胞核的________上才能找到DNA,虽然________和________中也有自己的DNA,但它们都有复制和遗传的________。②一般情况下,同一种生物在____________或________的细胞中,DNA的含量________,而精子中的DNA含量恰好是体细胞中的________。③有许多物理和化学的因素能诱发DNA的________引起生物的________。④蛋白质的____________,不符合作为遗传物质能保持稳定的要求。
2.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头部内含有DNA。T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就会在自身________的作用下,利用________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增殖。具体过程如下:
①吸附(用尾部的末端吸附在细菌表面)→②注入(释放溶菌酶,向细菌内注入DNA,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③复制、合成(以细菌体内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噬菌体DNA,以细菌细胞内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④组装(一个蛋白质外壳装入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新的噬菌体)→⑤释放(细菌细胞破裂,释放出几个甚至几十个子代噬菌体)。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放射性同位素________标记了一部分噬菌体的________,用放射性同位素________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________。然后,分别去侵染细菌。当T2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繁殖后,科学家对标记物质进行检测表明,大多数35S标记的噬菌体在感染细菌时,放射性________附着在宿主细胞的外面;32P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时,放射性同位素主要进入宿主细胞内,并且能在子代噬菌体中检测到________。说明进入细菌内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进入。所以,DNA分子是遗传物质。
4.实验误差分析
(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浸染细菌,理论上讲,含32P标记的DNA全部注入细菌内,上清液放射性为0;实际上,上清液中有少量的放射性,原因是:
①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
②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
(2)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理论上讲,含35S标记的蛋白质均不能进入细菌,离心后全部存在于上清液;实际上,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原因是: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35S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少量的放射性。
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________________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________菌株是唯一能够引起肺炎或败血症的类型,是有毒性菌株。S型细菌的菌体外面有________________,使菌体不易受到宿主正常防护机制的破坏。________菌株长成的菌落表面粗糙,菌体的外面没有荚膜,是无毒性菌株。
2.活体细菌转化实验的分析与结论
小鼠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英)格里菲思
A.有毒的S型活菌小鼠死亡
B.无毒的R型活菌小鼠不死亡
C.有毒的S型活菌有毒的S型死菌小鼠不死亡
D.无毒的R型活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死亡
分析:A组实验结果说明S型细菌有毒性。
B组实验结果说明R型细菌没有毒性。
C组实验结果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已失活。
D组小鼠死亡,证明R型细菌易转化为S型细菌,说明S型细菌含有促使R型细菌转化的物质。
结论:S型死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
3.离体细菌转化实验的分析与结论
小鼠体外转化实验,1944,(美)艾弗里
分析:S型细菌的DNA能促使R型细菌转化;S型细菌的其他物质不能促使R型细菌转化。
结论: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即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
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
(1)过程
①TMV A ________―→烟草―→感染TMV A病毒;
②TMV A ________―→烟草―→未感染病毒;
③TMV B ________―→烟草―→感染TMV B病毒;
④TMV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4 鉴赏诗歌的语言讲案(含解析).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5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讲案(含解析).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6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讲案(含解析).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7 名句名篇默写讲案(含解析).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19 散文阅读讲案(含解析).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20 论述类文本文阅读讲案(含解析).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21 传记类文本阅读讲案(含解析).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22 新闻和科普类文本阅读讲案(含解析).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23 作文 记叙文讲案(含解析).doc
- 201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24 作文 议论文讲案(含解析).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三章 第13课时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三章 第14课时 遗传信息的传递.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三章 第15课时 遗传信息的表达——RNA和蛋白质的合成(Ⅰ).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三章 第16课时 遗传信息的表达——RNA和蛋白质的合成(Ⅱ).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二章 第10课时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Ⅱ).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二章 第6课时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Ⅰ).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二章 第7课时 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Ⅱ).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二章 第8课时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二章 第9课时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Ⅰ).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浙科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五章 第22课时 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doc
最近下载
- 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 110kV输电线路分册(2011年版).docx VIP
- 2022年北京中考英语学科押题卷试题-大兴校区-刘忠永.pdf VIP
- 【ICH文件】Q9风险管理(中文版).pdf VIP
- 14BJ8-1-卫生间、浴卫隔断、厨卫排气道系统(原88J8图集停用)建筑工程图集 .docx VIP
- 标准规范编制通用技术路线.docx VIP
- 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主要内容解读(精品课件).pptx VIP
- 常用药品知识讲座课件.pptx VIP
- 境外接送机合同协议.docx VIP
- 部队超市运营服务投标方案模板(完整技术标).docx VIP
- 航空气象学:10.2 卫星云图.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