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单元 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docVIP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单元 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单元 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

【金版教程】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1单元 从汉到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限时规范特训(含解析) 温馨提示:本套题做题时间为30分钟,分值100分,请您把握好时间,认真做答。 一、固基题组(本题组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小题,合计24分) 1. [2014·北京期末]某同学在《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看到下图。这幅行政区划体系图最早出现于哪位君主在位时期(  ) A. 周武王        B. 秦始皇 C. 汉高祖 D.汉武帝 解析:这幅行政区划体系图中既有郡县,同时还有王国,因此判定是汉高祖时期的“郡国并行制”,故选择C项。 答案:C 2. [2015·北京模拟]有人认为,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上是指(  ) A. 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B. 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C. 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 D. 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解析:处理矛盾比较科学的结果是“双赢”,即矛盾双方都能取得一定的好处。三省六部制不但分散相权加强了皇权,而且由于宰相众多也提高了宰相之间的竞争性。故选A。 答案:A 3. [2015·绍兴一中月考]中华民族历来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下列中国古代选官制中,在宣传道德模范方面有突出作用的是(  ) A. 科举制 B.世官制 C. 察举制 D.九品中正制 解析:根据史实可知,察举制重孝廉,利于培养道德模范,故选C。 答案:C 4. [2014·荆州一模]南宋理宗时,大臣杜范说:“凡君德之过衍、朝政之差缪、庙堂之塞蔽、臣工之邪匿,人所不敢盲者,台谏皆得以敷陈而劾奏之。”上述材料表明宋代(  ) A. 发挥监察权对行政权的制约作用 B. 儒学复兴营造了士大夫的议政环境 C. 建立起“内重外轻”的行政格局 D. 建立起“文重武轻”的官僚格局 解析:把握材料信息“君德、朝政、庙堂、臣工”“台谏皆得以敷陈而劾奏之”,由此可知A项最符合材料要求;B项中“儒学复兴”、C项中“内重外轻”、D项中“文重武轻”,这些内容材料中没有相关表述,故排除。 答案:A 5. [2014·威海一模]右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①区域的机构是(  ) A. 宣政院 B. 中书省 C. 行中书省 D. 枢密院 解析:地图①区域邻近大都,邻近大都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区,不设行省,由中书省直辖,故B项为最佳答案,同时排除C项。A项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D项枢密院为元朝最高军事管理机构。 答案:B 6. [2015·吉安段考]戴逸先生评论清王朝某项制度时说:“它是皇帝私人的工作班子,直接听命于皇帝,帮助皇帝出主意,写文件,处理重大政务,如升革文武官员、审理重大案件、制定大典礼节、查考兵马钱粮等。”与“它”相关的是(  ) A. “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B. “中书取旨,门下封驳” C. “首辅独专票拟,阁权至重” D.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解析:根据史实可知,材料所述为清代军机处,故选D。 答案:D 二、提能题组(本题组分为两部分,7~12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13、14题为材料分析题,每题26分;总合计76分) 7. [2014·广东六校联考]清人王鸣盛论及汉代官制,“……三公权不及尚书……尚书又不及中书矣……要之士人必不如宦人之犹亲密”。这说明汉代(  ) A. 权力重心在中书 B.皇权逐步加强 C. 外朝受内朝牵制 D.三省已具雏形 解析:由材料的含义看,当时皇帝通过重用身边的文职人员和宦官来加强皇权。故B项正确。A项错误,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C项不准确,材料只论及三公权力小,皇帝身边的文官和宦官权力大,并无用内朝来牵制外朝的信息。D项错误,东汉时有尚书台,隋朝中央机构才出现三省。 答案:B 8. [2015·武胜月考]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 A. 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 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 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 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解析:A、B、C所述都夸大了其作用,只有D是比较客观的,故选D。 答案:D 9. [2014·济宁一模]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 A. 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B. 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C. 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D. 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解析:注意解读材料信息,材料大意是说,扩大科举取士,有利于让知识分子把精力用于科举考试,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utiantian2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