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表面上c催化氧化反应机理研究
摘 要
CO的氧化反应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表面双分子反应,许多研究者将其作为一个催化
氧化反应的典型模型。许多工业反应过程都涉及到CO的催化氧化,譬如低温水煤气变
换、燃料电池反应等,CO的催化氧化即是其基元反应之一。在CO的催化氧化反应的
众多催化剂中,Au催化剂显示出了良好的催化氧化CO的性能,不仅具有优良的常温
甚至低温催化氧化CO的活性,而且在潮湿环境下,活性不会降低,甚至还有所增强。
同时,无论在低浓度下还是高浓度下,都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因此,研究CO在金属
表面上的物理、化学行为,对催化剂的开发和设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slab模型下,研究了在不同Au表面上的催化氧化反应,
结果表明:
(1)CO在密堆积面Au(111)和开放表面Au(100)吸附时,它们最优吸附位都是top位。
吸附能在不同表面上的大小不同,如下,Au(100)Au(1l1),有反应的活化能可知,CO
11)表面上氧化反应更容易进行。
在Au(1
7c和2万
实现主要有两条途径,即:CO的5仃与金表面的6s、6pz、5dz2态混合以及CO的l
同Au表面的5如和5d配混合。其中,后者实现了由表面向CO的2万轨道上的电子反馈,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C.O键。
CO+20HCOOH+OH—C02+H20进行。
起到了催化作用。并且由反应的能垒得出反应时生成C02中O原子一部分来自H20一
部分来自O,这与实验得到结果是~致的。
在表面上反应按机理CO+O—C02进行时提供了O原子,按机理CO4-02哼OCOO-
反应的速控步。
关键词:CO、Au表面,密度泛函,催化剂,反应机理、过渡态
II
ABSTRACT
reactionisa bimoleeularreactiononthe industrial
COoxidation relativelysimple surface.Many
involvesthe oxidationof as cell
reaction CO,suchlow-temperaturewater-gasshiR,fuel
processes catalytic
isoneofits reactions.Inthe COoxidation
oxidation elementary
reaction,CO catalysts,which catalytic
of has
inthe showed ofthe oxidation
catalysts performancecatalytic CO,notonly
catalystmany,Au good
oxidationofCOatroom or alsoinwet
excellent temperatureactivity,but
low.temperaturecatalytic
isnot hasbeenenhanced.Atthesanle inlowor
reduced,even time,both high
conditions,activity
concentrationshave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贵金属纳米的合成及相关应用的研究.pdf
- 贵金属电催剂的尺寸和结构控制合成及其性能研究.pdf
- 超临界co辅助制备pom、pe-b-peocnts纳米复合物的研究.pdf
- 超临界流体积法在钌炭催化剂制图中的应用.pdf
- 超冷rbc极性分子的制备与光谱测量.pdf
- 超冷铯ryberg原子的电场效应研究.pdf
- 超冷铯分子高灵敏光谱研究.pdf
- 超冷里德堡子相互作用及碰撞特性研究.pdf
- 超冷铷铯极分子的制备及测量.pdf
- 超冷简并原气体中的非线性量子特性研究.pdf
- GB/T 46280.4-2025芯粒互联接口规范 第4部分:基于2D封装的物理层技术要求.pdf
- 《GB/T 46280.4-2025芯粒互联接口规范 第4部分:基于2D封装的物理层技术要求》.pdf
- GB/T 46023.3-2025汽车用智能变色玻璃 第3部分:悬浮粒子调光玻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6280.4-2025芯粒互联接口规范 第4部分:基于2D封装的物理层技术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6023.2-2025汽车用智能变色玻璃 第2部分:聚合物分散液晶调光玻璃.pdf
- 《GB/T 46023.3-2025汽车用智能变色玻璃 第3部分:悬浮粒子调光玻璃》.pdf
- GB/T 46023.2-2025汽车用智能变色玻璃 第2部分:聚合物分散液晶调光玻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6023.3-2025汽车用智能变色玻璃 第3部分:悬浮粒子调光玻璃.pdf
- 《GB/T 46023.2-2025汽车用智能变色玻璃 第2部分:聚合物分散液晶调光玻璃》.pdf
- GB/T 4706.126-202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26部分:葡萄酒保鲜分酒机的特殊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