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州医学院硕上学位论文
老年2型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摘 要
背景:糖尿病(DM)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
中约有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动脉闭塞症等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对全身血管损伤主要表现为动脉粥样硬化。目前认为糖尿病导致血管损伤
的机制主要包括:氧化应激、脂质代谢异常、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异常等方面。诊断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最可靠的方法是进行
血管造影,然而该方法是一种有创性检查,一般患者不易接受,目前尚不能作为
常规的检测手段。在临床上,往往采用无创性的血管超声探测动脉血管内粥样硬
化形成的情况,可以间接反映患者血管内粥样硬化的程度。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在颈总动脉分叉处的颈动脉窦进行动脉斑块厚
度的测量并计算硬化斑块指数(PI)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做出更为准确的评
估,且与颈动脉组织学检查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对象与方法:本研究对2005年4月至2007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
医院老年科住院诊治的277例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进行以下步骤:(1)收集病史: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
病史、脑卒中史、吸烟史等。(2)记录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
患者根据有无糖尿病及是否检出颈动脉斑块分为4组,分析各组间各临床情况的
差异:A组:糖尿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B组:糖尿病不伴颈动脉粥样硬化;C
组:非糖尿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 D组:非糖尿病不伴颈动脉粥样硬化,分析
颈动脉斑块与各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
1.A组与C组比较:空腹血糖(7.14士2.49
(0.854-0.1lmmw0.794-0.08mm、0.854-0.1lmmw0.784-0.09mm)、斑块指数
温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65.6%)增高;
(1.37士1.16坩O.50士0.80)均明显增高;高血压患病率(85.7%w
HDL-C(1.29士0.32mmol/Lw1.58士0.45
mmol/L)明显降低。
率(34.5%坩13.3%)明显增高。
结论:
1.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两侧IMT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其空腹血糖、三酰甘油、高血压患病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高密度脂蛋白则低于
后者,提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及高血压有关。
2.颈动脉斑块的发生与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冠心病史、脑卒中史、脂肪肝、
动脉斑块的影响作用具有显著性,提示糖尿病和脂肪肝可能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
独立危险因素。
3.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后者,颈动脉斑块阳
性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脑血管并发症,提示颈动脉IMT可作为糖尿病性脑卒
中的预测因子。
4.颈动脉超声检测IMT及动脉斑块可作为早期筛查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常规
检查方法,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
关键词糖尿病: 老年人;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斑块指数
2
温州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of Between Diabetes
AnalysisRelationship Type-2
inElders
Mellitusand Atherosclerosis
Artery
ABSTRACT
Diabetesmellitus(DM)area ofmetabolicdisorders
Background group
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