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思”新释:艺术心理与语言.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思”新释:艺术心理与语言.doc

“神思”新释:艺术心理与语言 ——《文心雕龙》的比较诗学研究 方汉文 【专题名称】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专 题 号】J2 【复印期号】2000年09期 【原文出处】《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02期第71~78页 【英文标题】A New Interpretation of Shensi (Inspiration): Psychology ofArt and Language ?? —A Study of Comparative Poetics of Wen Xin Diao Long ?? FANG Han-wen 【作者简介】方汉文(1950— ),男,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留美博士后,从事比较文学理论研究。苏州大学 中文系,江苏 苏州 215006 【内容提要】 【关 键 词】神思/神与物游/言为枢机/后现代诗学/比较诗学Shensi(Inspiration)/mind wanders with things/language inthe key position/post-modern poetics/comparative poetics 《文心雕龙·神思》篇中的神思概念早已引起当代学者的广泛关注,一般认为《神思》篇是创作论的总纲,它所提出的神思概念也是刘勰艺术思维特征的概括。这种认识对于识别神思概念当然有一定意义。但是关于神思所昭示的艺术思维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是什么却很有商榷的余地。目前有代表性的看法是这样的,认为“其为形象思维的特点,已成为比较普遍的认识。‘神与物游’四字,刘勰谓为‘思理’之妙,就十分简要地概括了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1](p43)。神思的基本特征是不是“神与物游”,笔者认为还是值得研究的,因为这个问题的意义其实不仅是对一个概念的辨析,而且涉及到中国诗学中艺术思维本质的观念,甚至会涉及到其他一些文学理论和比较诗学的相关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辨析。 ????笔者认为,《神思》篇虽然出现于千载之前,但它已经系统地将艺术构思过程与思维特征的阐释结合起来,说明了艺术形象性如何与语言符号结合并且在艺术作品中得以展现,这就使得它与当代西方的言辞美学形成一种超时空的对应。但它同时依然保持了自己从孔子诗学中得来的独特的、中国传统的言辞美学特点。 ????  一、语言与神思:言为枢机 ????《神思》开头有一段经常被引用的话,它是刘勰神思论的第一层中心观念,开宗明义,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神思研究的基础。“神与物游”被认为是神思论的核心,也是出于此。因此我们从这里探索神思的奥秘是最合适的。这段话如下: ????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 ????首先值得讨论的这段话的中心是说什么,是以什么作为主要论点的。笔者认为这段话中有四个主要概念,分别是:神、物、志气和言辞。这四者其实是不同层次的排列,其中神是主体心理的统称,物是客体世界的合名,当然不是指客体本身,而只是客体对于主体所产生的感觉经验,也就是所谓“物象”。这可以说是明确的,没有争论的。但这两者只是处于心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实践活动的基本概念,它只说明主体以意识去把握客体映象。神与物游不是艺术创造的秘密,只是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即“思理之妙”。在刘勰之前,已有《乐记》中的物感说,“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而后心术形焉”[2](卷三十八)。这里所称的“心术”也是指的人类思维活动, 而乐即艺术只是“感物”之后的部分,即“形于声”的部分。刘勰所说的“思理”与“物感说”的“心术”相同,不是专指艺术思维本身,只是泛指艺术思维的基础,人类的思维与意识活动。而刘勰所说的艺术思维活动并不是指这种思维,他的艺术思维论是指第二个层次——志气和言辞——这是艺术思维而不是一般的思维和意识。志气和言辞的思维形式是在前者即思理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性质又与前者不同的思维。所以刘勰更为重视艺术思维,把它与一般的思维形式区分开来:“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显然在艺术思维中,志气与言辞的作用就更为重要了,刘勰是用“关键”和“枢机”来形象地说明它们的。所以说把神思的主要特征看作是神与物游,恰恰是没有能把一般的思维活动与艺术思维活动区分开来,具体地说,就是错误地把“神思”与“思理”混同了。这种错误看法在当代比较文学理论和比较诗学研究中普遍存在,有的人就认为: ????心理感应问题因而成为人们的想象心理活动基本的、核心的问题,也是艺术想象基本核心的问题。[3](P482) ????不同的意识活动应当有不同的核心观念,艺术思维作为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必然有自己的对象和活动方式,也必然有独特的核心问题,从形式逻辑角度来看,这种认识的错误是明显的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