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十四 世界现代经济模式的探索与调整(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本文观看结束!!!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这个观点有一定道理。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是因为赫鲁晓夫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把斯大林从神坛上拉了下来。说他是斯大林的守墓人,是因为他的改革基本沿袭了斯大林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认识 勃列日涅夫改革把军事工业、军备竞赛放在战略高度层次上发展,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影响,但它使苏联的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进一步发展。它留给我们的思考是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社会全面进步的综合工程,任重道远。 史料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党的脖子。” 史料说明了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去除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造成了一系列恶劣的影响。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后果是苏联的解体,但我们不能把苏联解体的责任完全归结于戈尔巴乔夫改革。事实上戈尔巴乔夫改革缺乏理论指导,对改革目标急于求成把改革引入歧途。其许多做法源于个人对问题的思考,并且受到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政策的影响。 整体把握: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中的“三、二、一” 归纳总结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一、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2.表现: 3.特点: 4.影响: 史料一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55%,而工人工资仅增长2%。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到1929年,占美国人口2%的富人的收入相当于美国全部国民收入的3/5。 史料反映了贫富差距扩大,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供过于求。 史料二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 史料中柯立芝的政策加剧了资本家生产的盲目性,加大了产销矛盾。柯立芝的思想对美国历史造成的最大影响是为经济大危机的发生种下了祸根。 史料三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四倍。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美元上升到391美元,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美元上升到258美元。 史料反映了股票投机活动过度,股票暴涨,背离实际价格,造成虚假繁荣。 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经济危机的特点 史料一同1929年相比,1932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44%。其中美国下降55.5%,德国下降52.2%,法国下降36.1%,英国下降32%。美、德、法、英四国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到20世纪初和19世纪末的水平。 史料表明了经济危机波及到了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波及范围广;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大,危害深。 史料二1932年康涅狄格州100余家工厂的工人,每周工资竟只有0.6美元。连《时代》周刊也写道:“无法无天的雇主,把美国工人的工资压低到中国苦力的水平了。”1932年,退伍老兵和一战伤残军人山穷水尽,聚集在华盛顿露营,希望政府能提前发放他们的退伍费和伤残抚恤金。胡佛总统下令麦克阿瑟将军镇压,群众示威蜂起,闹事不断。 表明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制度陷入风雨飘摇中。 各国应对危机的(经济)对策 1.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 2.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 2.措施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调整农业 实行福利制度 社会立法 新政内容之一——《全国工业复兴法》的颁布 史料 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和维护劳资双方的联合行动;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