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编辑格式模板(文科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报编辑格式模板(文科版)》.doc

无助的亚当 ——浅析严歌苓短篇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李明坤(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武汉 430079) 陆晓1﹡,杨文1,高健1 , 李红梅2, 方云2 (1.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武汉 430079;2. 湖北大学 文学院,武汉 430062) (空一行) 摘 要:严歌苓文学世界里的女性形象塑造无疑是相当成功的,以至于人们在关注严歌苓的文本时往往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女性身上。然而,在严歌苓的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中,男性形象的塑造也是极为细腻而深刻的,在他们身上蕴涵着严更深沉的悲伤和包容。本文将从严歌苓的短篇小说入手,浅析严歌苓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发掘这些男性形象的共性——即他们无法摆脱的生存悲剧和流动的情欲,揭开这批无助者的挽歌。 关键词:严歌苓;短篇小说;男性形象;爱欲流动;生存悲剧 中图分类号: I207.427 文献标识码:A (空两行) 引言 (一)二级标题(五号黑体) 1、三级标题(五号楷体) (1)四级标题(五号宋体) 正文为五号宋体,单倍行距 (理科版):(凡是数字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1 一级标题(小黑体) 1.1 二级标题(号黑体) 1三级标题(号宋体)。这样一来,在文本中已身处边缘的男性形象,在作者的意识和读者的接受中便逐渐陷入了双重的边缘化的境地。可以说,严歌苓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是真正无助的亚当,是存在感极度缺失的群体。 米兰·昆德拉在谈到自己的小说创作时提到“探索自我意味着抓住其生存问题的实质,抓住它的生存暗码”[2],这些“暗码”就是构成人物的某些关键词语。在严歌苓的短篇小说中,男性形象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生存暗码”,这些“暗码”便是无法摆脱的生存悲剧,以及漂泊流离状态下欲望的流动。这样一批拥有相似“生存暗码”的男性形象突出表现了严歌苓小说中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人性、对人的存在的反思。 (空一行) 二、爱欲的流动:无力的救赎 在严歌苓的作品中,以扶桑为代表、具有佛性的女性形象,总是以跪伏的姿态原谅“所有站着的男人”。在类似的叙事话语里,男性本该作为与温顺麻木、寂寞忍耐的弱势女性群体相对立的强势雄性力量出现,以站立的姿态显示男权的强大力量。然而,在严歌苓的短篇小说里,男性形象被作者的纯女性话语所颠覆,连表面的主动身份都已丧失。他们陷入困境,孤独而无助,成为被动者和沉默者,进而成为漂泊的孤魂;他们在爱欲中挣扎,精疲力竭地迷失在世界的角落。 伊牧师是个在中国传过二十多年教的老教师。对于中国事儿,上自伏羲画卦,下至袁世凯作皇上,(他最喜欢听的一件事)他全知道。除了中国话说不好,简直的他可以算一本带着腿的“中国百科全书”。他真爱中国人:半夜睡不着的时候,总是祷告上帝快快的叫中国变成英国的属国;他含着热泪告诉上帝:中国人要不叫英国人管起来,这群黄脸黑头发的东西,怎么也升不了天堂! 也许当上帝把男人的肋骨从体内抽离出来并造出夏娃的时候,就已经给定了男人的命运,注定了男人要从女人那里虚构自己的完整。就像叔本华所说:“人人都企图通过另一人来抵消自己的弱点、缺陷和变异之处中健将对海云的依恋,《约会》中晓峰对五娟的爱恋与“背叛”,都体现出两人的恋母情结。这类文本有一个很大的共性,那就是父亲的“死亡”。父亲在这样的文本中是缺席的(这或许是作者有意为之)。父亲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的是外界的现实。“如果没有父亲,就没有了时间,没有了外界现实,没有了人类的法律,没有了性的自我确认。” [7]外界的现实是残酷的,依附于母亲就有了安全感。对母亲的依恋是逃避式的自我保护。而在《扮演者》、《阿曼达》、《青鸟》中,男主角们都纷纷迷恋上了少女,同时他们又无助地活着。扮演者钱克因自我意识的部分觉醒,感受到自身尊严的缺失,并试图摆脱自己的真实身份;陪读杨志斌处在存在感丧失的困境里;流浪的老柴没有爱情,生活低沉而枯燥……这样的他们是普遍弱势的。他们寻找着被崇拜、被依赖、被爱的感觉,想要在另一个人那里得到自身虚构的完整,但一切都是徒然,当真实的生活扑面而来,他们便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迎接他们的不是救赎,而是看清真相后在清醒意识下的更深的苦难甚至毁灭。 (空一行) 三、生存的悲剧:存在的迷失 “呆下来,活下去”,这种“难民式”的忧患意识,是严歌苓为普通移民忧患意识所下的定义。她说这种意识“不免有些原始,但它在最大程度上激活了人的生命力”,可是,它真的意味着生命力的激活吗?仔细去体味这句话——“呆下来,活下去”,我们会发现这种意识中带着一种深深的无奈与悲凉,它体现出生活中无可奈何的挣扎。这样的意识固然有着人面对困境的勇气,但我们更要清楚地看到,这种意识的存在本身就体现了生存者面对生存的无力。更为关键的是,在严歌苓的小说中,这种意识已不只属于移民,它属于所有的人,所有生活于世间的男男女女,它成了异化时代中人们所共有的一种生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ucu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