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 III
引 言 1
一、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现状分析2
(一)农村基础设施的概念2
(二)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存在的现实问题 5
二、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必要性分析 13
(一)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3
(二)公平、公正的法理念要求务必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14
(三)公共财政与宪政的内在关联体现出对农民生存权的终极关怀 15
三、构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财政法保障体系 18
(一)对作为筹资形式的“一事一议”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 18
(二)在区分财权与财力的基础上,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及财权范围 19
(三)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把县级以上非税收入纳入法定范围25
四、建立一套符合国情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切实保障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投入
28
(一)国外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借鉴28
(二)明确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模式,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31
(三)加强财政立法,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34
(四)通过预算管理体制的变革,加强对资金的预算监督35
结 语38
参考文献40
致 谢4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4
摘 要
“三农”问题系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能否解决这一问题直
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成败。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
工程,远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一直以来,无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此都给予了
较多关注并提出各种措施与对策。本文选取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我国后农业税
时代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财政法治保障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
首先,界定农村基础设施的概念,即相当于农村公共产品中的准公共产品,
从类别上仅限定于经济类基础设施和社会类物质性基础设施,对于医疗设施、教
育设施、基层政权设施等软件设施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并进一步分析其与农村
公共产品的联系和区别;其次,在取消农业税的大背景下,笔者从对安徽某镇的
道路、自来水修建过程的实际调研出发,指出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存在着乡镇财政
不足、乡镇事权与财权的不一致、转移支付制度存在诸多问题、非税收入总量减
少、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存在缺陷、投入的资金预算监督存在不足等问题;再
次,通过运用罗斯托的经济学理论论证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且
是社会发展的先行资本、公平与公正的法理念、公共财政与宪政的内在关联所体
现出的对农民生存权的法治保障等三个方面分析要求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
的资金投入;最后,从对“一事一议”制度进行改革包括严格制度,规范操作,
废除“一事一议”的上限规定,不宜硬性取消“两工”等;在区分财权与财力概
念的基础上明确各级政府尤其是县乡镇政府的事权及财权范围,并指出“省直管
县”、“乡财县管”的财政体制改革有助于解决县乡财政不足;按照公共财政的要
求把县级以上的非税收入纳入法定的范围;建立一套符合国情的财政转移支付制
度包括认真分析借鉴国外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如:转移支付的法制化,财政转
移支付目标明确,设立转移支付的专门管理机构,多种转移支付方式的综合运用,
转移支付数额确定的公式化、规范化,并且明确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模式,选择
合理的支付方式,加强财政立法,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修改完善相关法律
法规;通过预算管理体制的变革进而加强对资金的预算监督等五个方面论述农村
基础设施投入的财政法保障体系。
I
关键词:财政法;农村;基础设施;转移支付
II
Abstract
“Three Rural Issues is the bottleneck that restricts China social and economical
development. Whether we can solve this problem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