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赢考网历史(人民版)一轮经纬考案:考点3.1.1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docVIP

2012届高考赢考网历史(人民版)一轮经纬考案:考点3.1.1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点1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一、选择题 1.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就是(  ) 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 解析:克己复礼是要恢复周礼,是一种等级名分制度。这有利于统治的稳定,故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答案:B 2.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但他的政治主张和教育理念又不完全一致,如他的“克己复礼”思想与教育理念中的什么思想相矛盾(  ) A.敬鬼神而远之 B.因才施教 C.有教无类 D.以德治国 解析: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希望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恢复西周尊卑贵贱有序的宗法礼乐制度,这明显与孔子教育上的主张“有教无类”(即不分等级和出身,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相矛盾,故选C。 答案:C 3.荀子同孟子都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但主张有一定的差别,荀子最有名的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 A.人与人的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夷夏关系 解析:荀子学说最有名的是“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讨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B 4.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吸收法道两家思想,形成“外儒内法、辅之以道”。可是同时期的墨家思想却湮没了,这是因为(  ) A.儒、法、道三家在战国时期都代表同一阶级 B.儒、法、道三家都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C.墨家代表的平民阶级被地主阶级消灭了 D.儒、法、道三家思想先进,墨家思想落后 解析:儒家、法家、道家都代表封建地主阶级,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巩固,三家思想逐渐融合,形成了外儒内法、辅之以道的正统儒家思想,而随着封建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墨家代表的小工商业的平民阶层则被打入社会底层,其思想也就消失了。 答案:A 5.某校校长经常这样教育学生:“施恩图报非君子,恩将仇报是小人”“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为人处世不可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得饶人处且饶人”“浪费一粒粮食就会遭到五雷轰顶”。你认为校长的教育反映出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哪些思想(  ) ①儒家 ②道家 ③墨家 ④法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宽厚待人,知恩图报都体现了儒家的思想。“为人处世不可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体现了道家思想。“节俭”等体现了墨家的思想。故选D项。 答案:D 6.下图是位于山东临淄城南的稷下学宫,约创办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是当时中国最大规模的中华精神汇聚处,最高等级的文化哲学交流地。稷下学宫的出现说明(  ) A.齐鲁大地自古就有重视文化的优良传统 B.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和发展 C.儒家思想已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春秋时期齐鲁大地思想活跃,哲学家辈出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教育和学术中心,主要得益于战国时期各家学派争相出现,学术争鸣现象普遍,故选B项。 答案:B 7.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我们现在要了解古代儒家思想的精髓,需参阅的书是(  ) A.《老子》 B.《法经》 C.《论语》 D.《庄子》 解析:《老子》和《庄子》是道家代表老子和庄子的著作,可了解道家思想,应排除A、D;《法经》是法家李悝的著作,可用来了解法家思想,故排除B;《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故符合题意。 答案:C 8.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 A.礼治 B.仁爱 C.仁政 D.兼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意思是统治者应对鳏、寡、独、孤四种人实行仁政,这符合孟子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 答案:C 9.如图是韩非子“法、术、势”思想主张示意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法”是核心,是“术”和“势”的落脚点 B.“势”是核心,是“法”和“术”的出发点和归宿 C.“术”是核心,“法”和“势”为“术”服务 D.“法、术、势”相辅相成,共同维护君主的权力 解析:韩非子认为“法、术、势”都是君主统治的手段,即“以君为主,法、术、势相辅相成”。因此选D。 答案:D 10.董仲舒,河北广宗人,著名思想家,西汉武帝时期人,他本来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儒生,汉武帝亲政后起用儒学之士在各级部门担任职务。汉武帝向这些儒者咨询治国方略,有人推荐了董仲舒,董仲舒打动汉武帝的建议是(  ) ①倡导儒学,实践德政 ②养士求贤,政策文化 ③提倡法治,天下一统 ④君权神授,儒学独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适用排除法,③是法家的观点,不是董仲舒的主张,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