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VIP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一中—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南安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 高二历史科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姓名是人的符号,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体现了 A.男尊女卑思想 B.专制王权影响 C.个人主义心理 D.家族宗法观念 2.“省,宰相之府,所以临百司、统万机、定谋画、出政令,佐天子以安天下者也……,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处的文字应该是 A.中书 B.尚书 C.门下 D.内阁 (MaxWeber)从学理层面探讨某一制度,称这一制度由于行政官吏的任用采取了客观的标准,因而打破了贵族的垄断和私人的关系,使被统治者在专制国家趋向平等,堪称“消极的民主化”。这一制度应是 A.宗法制度 B.郡县制度 C.察举制度 D.科举制度 4.从九卿到六部的变化表明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 B.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C.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D.世卿世禄向科举取仕的转变.《新唐书百官志》:“唐之官制,其名号禄秩虽因时增损,而大抵皆沿隋故”下列制度符合论述的有 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 内阁制 二府三司制 A. B. C. D. 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都维护了地主阶级统治 C.都曾顺应了历史潮流 D.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7.明朝初年,针对宰相制度的废除,方孝孺认为“书之周官言六卿之职美矣。冢宰者,治之所从出也。宗伯典礼,司马主兵,司寇掌禁,司空掌土,皆听于冢宰者也。冢宰,治之本,天下之大政宜见于冢宰。”由此可见他主张 A.君民共治 B.复立宰相 C.废除皇权 D.君主立宪 8.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结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汉朝的刺史 B.宋朝的通判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9.清朝谈判大臣对鸦片战争后某一条款的订立颇为得意,认为把清政府最担心的麻烦——诉讼推给外人处置,有使中英之间的商务矛盾不至于上升为两国间武力冲突的好处。该条款涉及 A.割让香港岛 B.领事裁判权 C.巡查贸易权 D.关税协商 10.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方法的是 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 C. “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 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1.洪仁玕洪仁玕①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②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③中华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④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英国历史学家马世认为,《辛丑条约》订立后的中国“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其核心依据应是 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活动 B.外务部位居各部之首 C.列强驻军京津地区 D.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 14.“山东亡,是中国亡矣”“我同胞有不忍于奴隶牛馬之痛苦,亟欲奔救之者乎!则开国民大会、露天演說、通电坚持,为今日之要著”。以上述宣言开始的运动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C.发展成为波及全国的爱国浪潮 D.将国民革命运动推向高潮 A. 洋务运动 B. 清末新政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16.A. B.C. D..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主要理由是 A.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B.作者身份的特殊性 C.日记时间的一致性 D.作者经历的真实性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15日,中国军队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消灭日军数万人,取得大捷。此次战役是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