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疗方案.docVIP

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疗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疗方案

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诊疗方案 (此诊疗规范自1月5日起执行)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一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2)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3)起病较急,常反复发作,或渐进加重。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眩晕》(粟秀初,黄如训主编,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年)。诊断要点: (1)血管性眩晕(椎-基底动脉血循环障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系统粥样硬化出现眩晕、平衡障碍、复视,呈典型或不典型脑干或大脑后动脉缺血症状和体征。本科室以此病为主。 (2)精神性眩晕:本质上是神经症的一种表现,大多感觉头晕脑胀,无运动错觉,无自发性眼震或自发性倾倒,多伴有失眠、焦虑、紧张、记忆力减退等。 (3)一般性眩晕 ①心源性眩晕:常见于心律失常、心脏功能不全等。 ②肺源性眩晕:可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 ③眼源性眩晕:常见于屈光不正、眼底动脉硬化、出血及眼肌麻痹等。 ④其它:贫血、颈椎病、急性发热、胃肠炎、内分泌紊乱及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引起头晕 (二)证候诊断 1、肝阳上亢兼血瘀证 :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口苦,舌暗红苔黄,脉弦。 2、气血亏虚兼血瘀证:眩晕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晄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神疲懒言,心悸少寐,饮食减少,舌暗淡,脉细弱。 3、肾精不足证:眩晕而见精神萎靡,少寐多梦,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弦细数。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4、痰浊中阻证:眩晕而头重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苔白腻,脉濡滑。 5、瘀血阻窍证:眩晕,兼见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 (三)中医病因病机 眩晕病变主要属肝,但可涉及肾、心脾等脏,病理性质有实有虚,以虚者为多;实证病理主要是肝阳和痰浊,虚证为阴精或气血的亏耗。而虚实之间往往互相夹杂而成本虚标实。历代医书对本病论述很多,《内经·至真要大论》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多属肝的疾病;《河间六书》认为:本病是因风火为患,有“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平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的论述;《丹溪心法》提出“无痰不作眩”,主张以“治痰为先”《景岳全书》强调“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这此理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阐明了眩晕的病因病机,和临证治疗。 1、肝阳上扰清窍:忧思恼怒过度,使肝阴耗伤,肝火偏亢,风阳升动,上扰清空而发生眩晕。或素体肾亏,病后伤及肾阴,水不涵木,阴虚则阳亢,亦令风阳上扰,发为眩晕。 2、肾精不足:先天不足,或劳欲过度,均可导致肾精亏耗,生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脑为髓海,因髓海不足而发生眩晕。 3、气血亏损:久病不愈,耗伤气血,或失血之后,虚而不复,或脾胃虚弱,不能健运水谷以生化气血,致气血两虚,气虚则清阳不开,血虚则脑失所养,气血亏虚,不能上荣头目,发生眩晕。 4、痰浊上扰清窍:恣食肥甘,损伤脾胃,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化精微,湿聚生痰,痰湿交阻,则清阳不开,浊阴不降,发为眩晕。 (四)西医病因病理 1、前庭系统性眩晕(真性眩晕):包括前庭末梢感受器、前庭神经、前庭诸核、内侧纵束、小脑、前庭皮质代表区之各种病损所产生的真性眩晕(如耳源性、前庭神经病损、脑干病变、小脑病变、大脑病变、颈椎病变等) 2、非前庭系统性眩晕(头晕):包括眼性、心血管病变、全身中毒性、代谢性、感染性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神经症等原因引起的眩晕。 二、检查常规 (一)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凝血系列。 2、肝功、肾功、血脂、血糖、离子、心功。 3、心电图。 4、头颅CT(必要时到外院检头部MRI)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 (二)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颈椎X线片、 颈动脉血管超声、肝炎七项等。 三、西医鉴别诊断 1、脑出血所致眩晕    患者多于活动中起病,可出现急性眩晕、头痛伴有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和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等,病情发展迅速,通过脑CT和MRI能够发现出血灶。 2、梅尼埃病 患者好发于中年人,表现为发作性眩晕伴恶心、呕吐、波动性耳聋、耳鸣、除自发性眼震外,中枢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四、中医鉴别诊断 1、头痛:头痛病因有外感、内伤两个方面,眩晕则以内伤为主,在辩证方面头痛偏于实证者多,而眩晕则以虚证为主。 2、厥证: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