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练习:第7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6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岳麓版必修1).doc
新提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石家庄棉纺厂和华北制药厂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工业项目。其所反映的新中国外交政策是( )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解析】 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的外交方针,概括为三句话,就是A、B、C三项。“一边倒”,就是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由材料中苏联的援建体现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一边倒”。故选A。
【答案】 A
2.“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称为( )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不结盟
【解析】 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它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的屈辱外交,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首先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一边倒”,就是新中国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故选A。
【答案】 A
3.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意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该理念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的成功范例是( )
A.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B.两极格局的形成
C.万隆会议取得的成就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解析】 该题的障碍在于理解“和而不同”,在外交上的表现即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的方针。该题易根据“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而错选D项,这是该题设置的陷阱所在。
【答案】 C
4.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在于这次会议( )
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C.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
D.使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了外交新局面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次会议使菲律宾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敌对转为友好。这种情况与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恰好相符。第一次亚非会议上,很多亚非国家对中国抱有敌意,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
【答案】 C
5.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对这一原则认识的主要依据是它( )
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消除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
D.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线
【解析】 材料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逐渐成为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答案】 D
6.1967年10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外交季刊》上写道:“就长期观点而言,我们根本不能让中国永久排除在国际大家庭之外……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不可能听任十亿人口愤怒地在孤立状态中生活。”尼克松所说的中国境况得以改变始于( )
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日邦交正常化
C.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国实行对外开放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由尼克松发表言论的时间可以推断材料中所述的“国际大家庭”应指联合国。197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宣告新中国真正融入了国际大家庭,不再“愤怒地在孤立状态中生活”。故选C。A、B项发生在1972年,也无法体现出融入国际大家庭的情况;D项在1978年后。
【答案】 C
7.“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合法国家的利益。”这段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的文字,反映了美国( )
A.强调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
B.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C.仍然阻止中国回到联合国
D.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解析】 题干的引言明显强调美国“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合法国家的利益”,再根据时间“1970年”判断,此时的美国希望与中国改善关系,以维护其国家利益。故选D。
【答案】 D
8.如图情景被称作是20世纪70年代初“两位历史巨人之间的握手”,其中“握手”的原因正确的是( )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中苏关系恶化的加剧 ③美国遏制、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④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高一北师大版语文必修四导学案:第3单元 第12课《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专题练习: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专题练习: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专题练习: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专题练习: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专题练习: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1测试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专题练习:专题2 测试卷《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专题练习:专题2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专题练习:专题2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专题练习:专题2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2.3《伟大的抗日战争》(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练习:第7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岳麓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练习:第7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七单元测试卷(岳麓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课后作业: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课后作业:1.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课后作业: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课后作业: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课后作业:2.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课后作业:2.3《伟大的抗日战争》(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课后作业:3.1《太平天国运动》(人民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课后作业:3.2《辛亥革命》(人民版必修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