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练习 第三单元 第10课《游褒禅山记》(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一、课内双基
1.加点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火尚足以明(明亮)也
非常(不寻常)之观(景象)
B.以其求思(探求问题)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好游者不能穷(走到尽头)也
C.其下平旷(平坦空旷),有泉侧(从旁边)出
不得极(尽情享受)夫游之乐也
D.以其乃华山之阳(山的北面)名(命名)之也
谬(弄错)其传而莫能名(说清楚)者,何可胜道(说)也哉
【答案】 C(A.明:照明;B.求思:探求思考;D.阳:山的南面。)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胜”字的意义,与“何可胜道也哉”中的“胜”相同的一项是( )
A.而与之竞火器,其何能胜
B.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C.驴不胜怒,蹄之
D.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答案】 B(A.胜利;B.和题干中的“胜”都是“尽”;C.承受;D.优美。)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 D(A.舍:①筑舍定居,②停止。B.卒:①死,②终,一直到。C.谬:①错误,②弄错。D.盖:都是发语词,大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②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③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
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⑤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⑥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⑧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⑨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⑩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A.①②⑦⑨//⑤/⑥/⑩
B.①②⑨//⑤/⑩
C.①②⑨//⑤/⑥⑧/⑩
D.①②⑨⑩//⑧
【答案】 B(①②⑨名词活用为动词。③⑧形容词活用为动词。⑤不能带宾语的动词带宾语,活用为使动。⑩意动。)
5.对下面文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A.“庐陵”“长乐”“临川”都是籍贯。
B.“君圭”“君玉”前者为名,后者为字。
C.“父”通“甫”,多用于男子名字。
D.作者自称为“某”,表自谦。
【答案】 D(“某”不是自谦。)
6.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符合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古人对于天地、山川、鸟兽、虫鱼等的观察,往往都有心得体会,而今人没有,于是抒发“今不如古”的感慨。
B.作者认为,如果有志、有力,再加上外物相助,就一定能达到险远之地。
C.作者说古人观天地、山川常常有得,作者自己也有所得,古人之得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作者之得是“尽吾志”。
D.作者以游山作比展开议论,为的是说明怎样才能做到像古人那样探究、思考得广泛而深入。
【答案】 D(A项作者并非抒发“今不如古”的感慨;B项缺少“而又不随以怠”的条件;C项作者之得是“尽吾志”错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是古人有得的原因。)
7.对第3自然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指出了志、力、物三者的辩证关系,体现了作者既重视主观努力,又重视客观条件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B.“其孰能讥之乎?”是一个设问句,与前面的内容联系看,还是说明“尽吾志”的重要性。
C.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
D.“此余之所得也”中的“此”,指代上文中对“不能至”的种种原因的分析及“尽吾志”的无悔。
【答案】 B(“其孰能讥之乎”是反问句。)
8.填空。
(1)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________,号________。封号为荆国公,故也称“________”,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中国十一世纪的________。其诗文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散文雄健峭拔,被推为“______________”之一。他的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课文第二段主要记述了游览过程,作者略写了______________;详写了______________。其中还有多处对比: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游褒禅山记》最能体现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在文中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答案】 (1)介甫 半山 王荆公 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 (2)游前洞 游后洞及所见所感 前洞平旷 后洞幽深;前洞游者甚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练习册:Module 1《Period Four Writing》(外研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练习册:Module 1《Period One Introduction & Reading and Vocabulary》(外研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练习册:Module 1《Period Three Listening Everyday English and Function &》(外研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练习册:Module 1《Period Two Grammar》(外研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练习册:Module 2《Period One Introduction & Reading and Vocabulary》(外研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练习册:Module 2《Period Two Grammar》(外研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练习册:Module 3《Period Four Writing》(外研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练习册:Module 3《Period Three Listening Everyday English and Function &》(外研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练习册:Module 3《Period Two Grammar》(外研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英语练习册:Module 4《Period Four Writing》(外研版必修1).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