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第2课《诗两首》.docVIP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第2课《诗两首》.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第2课《诗两首》.doc

第2课 诗两首 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巷道幽深 满怀愁怨 孤独彷徨 B.默默彳亍 踌躇徘徊 凄惋迷茫 C.寂漠惆怅 岁月悠长 眼神飘忽 D.篱墙颓圮 神情冷漠 哀声叹气 【解析】 B项“凄惋迷茫”应为“凄婉迷茫”;C项“寂漠惆怅”应为“寂寞惆怅”;D项“哀声叹气”应为“唉声叹气”。 【答案】 A 2.下列语句中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1)一首好的抒情诗,应该是艺术美的________。它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勾起人们审美的感情。 (2)《雨巷》在低沉而优美的调子里,抒发了作者沉重的失望和彷徨的__________。 (3)戴望舒写这首诗时只有二十一二岁,该诗是当时一部分进步青年__________的反映。 A.结果 情绪 心理  B.结晶 情绪 心境 C.结果 情感 心境 D.结晶 情感 心理 【解析】 注意词语的含义,抓住其细微的区别,结合具体语境辨析。“结果”与“结晶”相比,“结晶”更恰当,因为“结果”是中性词,而“结晶”是褒义词,能与“好的抒情诗”照应。“情绪”比“情感”范围广,与“彷徨”搭配更准确。“心境”包括“心理”,还有“境况”的意思。 【答案】 B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徐志摩死亡的噩耗传来,海内外石破天惊,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B.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这话的确是一语中的。 C.用丁香结来象征人们的愁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个心照不宣的表现方法。如李商隐的《代赠》诗中就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 D.《雨巷》在艺术上出类拔萃的特色是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使诗的意境深邃、丰富,并具有含蓄美。 【解析】 A项,石破天惊:多用来形容艺术创造或议论等新奇惊人,不同凡响;C项,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只是不说出来;D项,出类拔萃:超出同类,形容在一般水平之上,多用来形容人才。 【答案】 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项好的政策照理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 B.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C.一个孩子学习绘画,即使基础不太好,但是如果老师能夸奖夸奖,哪怕给一个鼓励的微笑,他也会感到非常高兴,越画越有信心。 D.执法部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传播反动、淫秽、暴力、凶杀、封建迷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应依法从重处罚。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不合逻辑,“因为好经也要提防不被念歪”中滥用的否定词“不”和隐性否定词“提防”,致使句子否定不当,应该删掉“不”;B项搭配不当,“社会矛盾”和“分担”搭配不当,“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应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D项成分残缺,介词“对”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应该在“对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音像制品”后加“的违法行为”。 【答案】 C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________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要求结合语境对相应语句进行排序,语句排序遵循一个逻辑原则,即“先言其物而后可言也”,要注意句子的先后顺序。A项②④不符合逻辑,还没有到达箕顶,不可能有对箕顶的描述;B项⑤句开头“如此空旷”前文应该有所描述,从句子内容看,应该为②句;C项④句最后说到达箕顶,紧接着应是对箕顶的描述,可知后面应是②句,③句提到遗址,与后面语境吻合,应放在最后;D项④句中首次提到“箕顶”,那么才有后文对“箕顶”的描述,所以②应在④后;空格后的“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句中提到的“遗址”,显然是在告知其前应是③;而③明显是从上往下看的景象,所以应在“箕顶”之后,即④②之后。 【答案】 D 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 烦 忧 戴望舒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问我的烦忧。 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6.诗人抒写了一种典型的东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