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配伍禁忌表.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药物配伍禁忌表.doc

药物配伍禁忌表 文中(+)表示不可以配伍 文中(-)表示可以配伍 文中(+-)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配伍;            双黄连注射液 1.维生素C(+) 2.青霉素钠(-)(+) 3.氨苄青霉素(+) 4.哌拉西林(-) 5.头孢噻肟(-)(+) 6.先锋必(-) 7.头孢唑啉(-) 8.氨基糖苷类抗菌素(+) 9.妥布毒素(+) 10.庆大霉素(+) 11.阿米卡星(-) 12.小诺霉素(-) 13.卡那霉素(+) 14.链霉素(+) 15.氯霉素(-) 16.磷霉素(+) 17.病毒唑(-) 18.地塞米松(-) 19.氢化可的松(-) 20.5%~10%GS(-) 21.NS(-)(+-) 22.0.9%氯化钠(-) 23.复方葡萄糖(含钾)(+) 24.环丙沙星(-) 25.培氟沙星(-) 26.红霉素(+-)(+)(0.6g,无沉淀;1.2g,有沉淀) 27.林可霉素(-) 28.白霉素(+) 29.甲硝唑(-)(+-)(常温下可现配现用,1.5小时内用完,夏季高温不能配伍) 30.利多卡因(-) 31.阿托品(-) 32.氯化钾(-) 33.盐酸维拉帕米(-) 34.硫酸镁(-) 35.氯化钙(+) 36.盐酸氯丙嗪(+) 37.氨茶碱(+) 38.尼可刹米(-) 39.洛贝林(-) 40.阿拉明(-) 41.多巴胺(-) 42.西地兰(-) 43.毒毛K(-) 述评: 1.维生素C和双黄连粉针配伍研究,(+)(《全国医院药学会议论文集》110页,1996年昆明)实验比较精细,结果显示出外观无明显变化外,其余PH值、维生素C含量、双黄连有效成分黄芩甙、绿原酸、紫外光谱和薄层层析结果均明显改变,提示有理化配伍禁忌,可信度较高;(-)(《双黄连粉针第五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34页,1996年8月)实验仅考察外观配伍变化,应定为配伍禁忌为好。 2.青霉素G与双黄连有7篇文献从理化配伍角度研究,认为可配伍,但《中国药师》2001,4(2):138从6名青霉素皮试强阳性者药理实验角度研究,结论双黄连、复方黄连素不能和青霉素G配伍,否则增加青霉素G弱阳性或假阴性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危险性,可间隔一定时间交替应用、更换品种或配物液皮试阴性后再用,也不主张同时在两个不同用药部位分别给药。 3.氨苄青霉素和双黄连针配伍存在不同结论:(+)作者实验浓度为100ml生理盐水+双黄连针600mg+氨苄西林钠1.5g,结果为溶液颜色即可变深,二波张处吸收值降低,PH值下降,认为不宜配伍(《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11):701;《中国药业》1999,8(2):23)。(-)作者按双黄连针每日剂量3g(为标明配制浓度)和氨苄青霉素2mg/500ml生理盐水(可能印刷错误,2g误印成2mg)体内外考察结论为8小时物理化禁忌现象,药液稳定,可以配伍(《双黄连粉针第五届临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12~19页,1996年8月8日)。但其理化实验过程报告欠详,数据令人难以置信。双方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 4.头孢噻肟:(《医药导报》2000,19(5):468)作者提出:双黄连不影响头孢噻肟的稳定性,但配伍后不溶性微粒增多,1995年版《中国药典》虽对粉针剂未作限制标准,但建议分开使用。[571][409](《广东药学》,2000,(4):34)作者在经外观、PH值、紫外吸收曲线、吸收度等考察后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为可配伍,和上相比,仅在考察项目上存在差异,减少微粒一项。(《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9,19(11):701)虽做微粒考察,不随时间延长而增多,总体上微粒增多,但结论时未作评估。[633][638]为综述性文章,未作实际考察。 5.小诺霉素:(《全国医院药学会议论文集》246页,2000年牡丹江)考察0-5小时无理化配伍禁忌。(《健康报》2000,3,10)周德明临床实践配伍后出现混浊。可能存在其他因素,仍需进一步考察,以不配伍为好。 6.地塞米松配伍双黄连针:(-)者,无理化禁忌;(+)者报告地塞米松影响双黄连针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疗效,使病程延长(《中国药业》,2001,11(2):60;《综合临床医学》1997,13(2):169)。 7.5%~10%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7(7):307)考察配伍后黄芩甙、绿原酸、连翘甙等含水量,认为可配伍,但不宜与含钾复方葡萄糖配伍。[214](《中国药学杂志》增刊,1995,30:113)提出配伍后PH值有一定改变,微粒增多双黄连稳定性最差,宜现配现用。[686](《中国药房》,2001,12(1):55)一综述文章说,配伍后微粒增多。     当归 1.青霉素G(+-) 血塞通(三七皂苷) 1.胞二磷胆碱(-) 2.生理盐水(-)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