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2.doc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测试B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选项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⒈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是A.21世纪70年代 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C.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⒉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盘庚迁都 D.平王东迁 3.“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家喻户晓,你知道与“诸侯”、“列国” 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 A.保证国家的兵源 B.巩固原来商朝统治的地区 C.巩固奴隶主政权 D.分割诸侯的兵力 5.夏、商、西周区分尊卑等级是按( ) A.血缘亲疏关系 B.地域关系 C.权利大小关系 D.能力大小关系 6.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两种主要手段是(?   ) ①暴力镇压?? ②实行分封制? ③礼仪教化? ④实行宗法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      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D.召集诸侯会盟 8..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磨制石器????????  ② 打制石器?????? ③ 铁制工具????????? 青铜工具 A. B. C. D.13.商鞅变法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百姓的欢迎  C.个人才能卓越 D.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14.商鞅变法的措施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 A.统一度量衡 B.奖励军功 ? C.奖励生产 D.推行县制        15.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提高军队战斗力的是(  ) A.奖励耕战   B.土地私有  C.建立县制   D.奖励军功 16.? A.奴隶制确立? B.封建制形成??? C.周王室衰微 ? ? D. 诸侯争霸 17.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A.各国的变革 B.士人的四处游说   C.阶级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18.A. B. C. D...列出商汤、周文王、齐桓公任用的有才能的大臣。(分)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汤把都城迁到殷,所以后代又把商朝称为殷。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于春秋时期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 ?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在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谁?(2分) ?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2分) ?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2分) ? (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2分) 2.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史记》材料二:请回答: (1)改革的内容。(2分)图2中,舌战对象代表的是哪个阶级?你认为变法中哪些内容会损害这的利益?(分)()比较这两次改革,在目的方面的不同之处是什么?(4分)()这两次改革起到怎样的作用?结合作用谈一谈改革所带给你的启示。(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C A C B B C C D B D C D D D C D A 二、组合列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商汤:伊尹 周文王:姜尚 齐桓公:管仲汤 (2)都江堰(2分) (3)依靠人民群众;采用堵和导相结合的方法(2分) (4)克己奉公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民服务的精神。(2分) 2.(1)管仲改革的内容: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