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限时检测:7《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doc
课时限时检测(七)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如右图所示,溶液甲为清水,乙为0.1 g/mL的蔗糖溶液(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F、G为两个半透膜袋,G体积大于F体积,上端分别接上口径相同的小玻璃管。最初时两个小玻璃管内液面与烧杯液面相平,当F和G中液面均不再变化时,两液面的高度情况是( )
A.F高于G B.G高于F
C.F等于G D.无法确定
【解析】 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由于半透膜袋G比F大,因此通过渗透作用进入G袋的水比进入F袋的水多,当F和G中液面均不再变化时,两液面的高度情况是G高于F。
【答案】 B
2.把数条5 cm长的马铃薯条分别浸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马铃薯条的长度。如图显示马铃薯条在不同浓度溶液中长度改变的百分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马铃薯条通过渗透吸(失)水改变其长度
B.在0.10M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
C.马铃薯细胞液浓度相当于0.30M的蔗糖溶液
D.在0.40M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失水皱缩
【解析】 在0.10M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吸水膨胀。
【答案】 B
3.将三种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右图不同状态的细胞图像。这3个细胞原来细胞液浓度的高低关系是( )
A.乙甲丙 B.甲乙丙
C.丙乙甲 D.甲=乙=丙
【解析】 丙细胞失水最多,细胞液的浓度最小;乙细胞只有少量失水,细胞液的浓度较小;甲没有失水,细胞液浓度最大。
【答案】 C
4.下图表示某种离子跨膜运输的过程,下列叙述不确切的是( )
A.图中膜结构表示细胞膜
B.该离子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该离子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具有专一性
D.膜上载体蛋白结合离子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解析】 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细胞内膜的功能;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图中的物质运输有载体协助,消耗ATP,因此判断为主动运输方式。能够进行主动运输的膜除了细胞膜外还有细胞器膜,如溶酶体膜、液泡膜等。从图示看出离子与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具有专一性,膜上载体蛋白结合离子后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答案】 A
5.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下列四种曲线表示:
在研究肝细胞运输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③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胞吞和胞吐 D.协助扩散
【解析】 曲线②表明物质X的运输有饱和现象,即需要载体蛋白。曲线③表明物质X的运输过程与O2浓度无关,即不需要能量。由此可断定物质X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答案】 D
6.据报道,一种称作“瘦素穿肠蛋白”的药物治疗肥胖,可口服使用,以减轻肥胖症患者肌肉注射的痛苦。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该药物最可能的方式为( )
A.渗透作用 B.胞吞
C.协助扩散 D.主动运输
【解析】 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胞吞。“瘦素穿肠蛋白”是大分子物质,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该药物最可能的方式为胞吞。
【答案】 B
7.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 mmol·L-1和400 mmol·L-1的小分子物质M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 mmol·min-1。对此结果的解释最确切的是( )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细胞吸收M需要载体蛋白
D.吸收M物质时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解析】 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小分子物质M溶液中,吸收小分子物质M的速度相同,说明小分子物质M被植物细胞吸收的方式不是自由扩散。植物细胞吸收小分子物质M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也可能是主动运输。
【答案】 C
8.下图为生物膜与人工脂双层膜对多种物质的透性值,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K+透过生物膜的速度比Cl-快
B.K+透过人工膜的速度与Na+相同
C.CO2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D.Na+通过人工膜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从坐标图中读出K+透过生物膜的速度比Cl-快,K+透过人工膜的速度与Na+相同。O2、CO2和甘油通过生物膜与人工脂双层膜速度相等,说明它们通过生物膜时不需要载体参与,人工脂双层膜上没有载体,Na+通过人工膜的方式不会是协助扩散。
【答案】 D
9.甲、乙两种小分子物质在细胞内外的浓度情况如右图所示,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时达标:3.3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doc
-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时达标:3.4 函数的图像及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doc
-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时达标:3.5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doc
-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时达标:3.6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doc
-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时达标:3.7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doc
-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时达标:3.8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doc
-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时达标:4-1.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doc
-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时达标:4-1.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doc
-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时达标:4-4.1 坐标系与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doc
- 2016届高考理科数学一轮复习课时达标:4-4.2 参数方程.doc
-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2025年社区老年大学中的应用与教学效果评估报告.docx
- 基于2025年的社区团购供应链协同与社区团购平台业务拓展报告.docx
- 银发人群健康管理需求解析:2025年营养食品市场发展报告.docx
- 未来五年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控制策略与市场增长潜力分析报告.docx
- 体育赛事直播用户付费习惯与市场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音乐艺术教育2025年跨境展演平台市场细分及机会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主人对智能用品智能化程度调研报告.docx
- 九、新能源汽车标杆企业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前景分析.docx
- 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升级背景下2025年锂矿资源开发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项目市场拓展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