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江苏高考语文一轮专项特训:如何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doc
第三节 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
第1课时 如何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复习课)
写王熙凤的诗
《红楼梦》第五回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中有写王熙凤的一首诗: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1)这首判词诗用了拆字,看看可以合成几个什么字。
(2)这首判词诗的大意应怎样理解?
答案 (1)“凡鸟”合为繁体的“凤”,“二令”合为“冷”,“人木”合为“休”。
(2)王熙凤进入贾府已是贾府开始没落之时,大家只知道爱慕她的才干,没想到丈夫贾琏对她开始是听从(一从),继而是冷落(二令),最后是休弃(三人木),她哭丧着返回金陵的结局就更悲哀了。
1.(2014·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商调·黄莺儿
赠 燕
[清]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注】。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 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诗歌赏析】
张潮(1650-1707)怀才不遇,流寓扬州十年之久,不免也染上香奁曲风。在其小令一片南曲软香气息中,唯有〔商调·黄莺儿〕“赠花间四友”较为可观,《赠莺》似赞美天真无邪的美少女(或美少年);《赠蝶》中化蝶的遐想,倒也浪漫。四首咏物之中,私意以为《赠燕》与《赠蜂》是以重笔书写言外心声: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赠燕》)
瘦小最无端,向花心,着意钻,偷香手段生来贯。纤腰那酸,烘声似欢,酿成芳醴供缗算。漫盘桓,两衙朝罢,一样散千官。(《赠蜂》)
《赠燕》一首固然免不了“王谢堂前”“乌衣巷口”的老套,但是前三句含意甚深,交织着时代的悲凉。次首特写蜂儿巧小蜜甜,钻营手段,是讽刺性强的佳作。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 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诗歌赏析】
江边的几树梅花真是令人惆怅,我拄着藜杖在树下徘徊,离开,又回来。先前白雪覆盖在梅花上,看不出是雪是梅,花朵无处找寻,昨天夜里伴着皎洁的月光,梅花依旧凌寒盛放。今日我想折下几枝来送给远方的那个我怜爱的人,遗憾的是相思这场劫已化为灰烬。我在树下沉吟了良久,直到日暮时分,寒鸦归巢,且远远地望着那扇柴门,独自归去。,
(精彩PPT名师讲解)
教你思维
第一题
1.题目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②要求我们分析的,是描写燕子时所用的表现手法。
③分析时,注意不能脱离诗作本身。
2.分析作者描写燕子运用的手法时,需要抓住原诗中的哪些语句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携归画栋修花口”“千般诉说”“王谢堂前”“乌衣巷”等语句。
3.明确这些语句分别运用的表现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携归画栋修花口”“千般诉说”等是拟人。“王谢堂前”,即王导和谢安,“乌衣巷”,原是三国东吴禁军的驻地,后东晋王谢在此居住,繁华一时,终归衰落,与“花落”“衔花”等实写对照,既是用典又是虚写。
第二题
1.题目告诉了你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一轮课后达标检测: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农业的区位选择》.doc
- 2016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一轮课后达标检测:区域生态环境建《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doc
- 2016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一轮课后达标检测:区域生态环境建《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doc
- 2016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一轮课后达标检测: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doc
- 2016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一轮课后达标检测: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流域的综合开发——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doc
- 2016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一轮课后达标检测: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doc
- 2016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一轮课后达标检测: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doc
- 2016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一轮课后达标检测:地球上的大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doc
- 2016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一轮课后达标检测:地球上的大气《常见天气系统》1.doc
- 2016届高考(新课标)地理一轮课后达标检测:地球上的大气《常见天气系统》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