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江苏高考语文一轮专项特训:字形 第2课时 在音韵铿锵中感悟传统文化.docVIP

2016江苏高考语文一轮专项特训:字形 第2课时 在音韵铿锵中感悟传统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江苏高考语文一轮专项特训:字形 第2课时 在音韵铿锵中感悟传统文化.doc

第2课时 在音韵铿锵中感悟传统文化(迁移课) “季达”的两把大“爹” 清代有个监生常读白字,一天,他的一位朋友看他正在读书,便问他:“仁兄在看什么书?”他回答说:“《木许》。”友人一听,十分诧异,说:“《木许》一书实未见过,请问书中所记的是什么人?”他回答:“有一季达(李逵),手使两把大爹(斧),有万夫不当之男(勇)。”友人听罢才知他把字读白了,忍俊不禁,就吟诗道:“千古珍本一《木许》,姓季名达更为奇。手使两把大板爹,万夫不当是男儿。” 悟精神内涵 练妙笔生花 极易念错的名字 汉字中有许多人名、地名、族名、政权名或其它事物名称,很容易读错,需要特别注意加以辨认识读,否则极容易贻笑大方。比如下面这些常见的药材名称,有时候连医生都容易弄错呢,一起来看看你读对了么!苍术(zhú) 川芎(xiōng) 紫菀(wǎn) 牛蒡(bàng) 菝(bá)葜(qiā) 蛤壳(gé ké) 酢(cù)酱草 檧(sōng)木根 下面这些字,你能正确识读吗?请读读看。女娲(  ) 禅(  )让 炮烙(  ) 镐(  )京 会稽(  ) 曹丕(  ) 蔡邕(  ) 大宛(  ) 召(  )公 墨翟(  ) 虞姬(  ) 张骞(  ) 邗(  )沟 燕(  )国 鞑靼(  ) 高句(  )丽 答案 wā shàn páo luò hào kuài jī pī yōng yuān shào dí yú jī qiān hán yān dá dá gōu 含蓄的谐音 两个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称为“谐音”。以谐音字表达意思,往往有含蓄委婉的效果。古人创作诗词、对联或歇后语时,就经常使用谐音字。例如歇后语“和尚撑伞——无发无天”,后半部分的“发”跟“法”同音,就是运用了谐音字,其意思实为“无法无天”。再如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写了一首《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诗中的“晴”字与“爱情”的“情”同音,表面上写天气,内里却是写男女之情,语意委婉,值得再三玩味。 三国时的吴国名将吕蒙,曾经运用谐音字写了一副十分有趣的对联,描绘自己落难时的窘境。这副对联的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则为“六七八九”。你能看得懂对联的意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上联缺“一”,暗指“缺衣”。下联少“十”,实为“少食”。吕蒙运用谐音字,委婉地道出自己“缺衣、少食”的潦倒境况,令人印象深刻。 奇妙的方言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所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的不同的社会变体。唐·皇甫冉 《同诸公有怀绝句》中说:“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 明·唐寅 《阊门即事》有诗:“五更市买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冰心 《再寄小读者》文中有云:“他的诗是用方言写的,富于人民性、正义感,淳朴、美丽。” 一次文艺表演说快板,一个演员说:“我给再(咱)用陕西方言舌(说)个顺口溜,看咋相?”下面鼓掌,于是演员开始说: 前面有挫三,三哈有条活,活里流着匪,匪上漂着凡,凡里放张左子,左子上有块钻,钻上放本苏,苏上有个足足,足足在苏上跑得出出出。演员一口气说完了这段,憋得气都上不来了,下面掌声笑声连成一片。 你能听得懂他的意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