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测试卷十:古典诗词鉴赏一.docVIP

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测试卷十:古典诗词鉴赏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测试卷十:古典诗词鉴赏一.doc

古典诗词鉴赏(一)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采  蘩① 《诗经》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②,夙夜在公③。被之祁祁④,薄言还归⑤。   [注]①蘩:白蒿,根茎可食,古代常用来祭祀。②被:取他人之发编结披戴的发饰,相当于今之假发。僮僮:形容首饰盛貌。③公:公庙。④祁祁:形容首饰舒散。⑤归:归寝。 (1)诗中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 (2)诗歌最后四句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答案:(1)诗中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繁忙劳作、无暇自顾的宫女形象。她或终日在池沼、山涧为公侯采蘩,或终日在公庙伺候,十分辛苦。 (2)对比手法。通过表现采蘩宫女发饰的变化,表现她们的辛苦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采蘩宫女的深切同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怨歌行 [汉]班婕妤[注]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注]班婕妤:西汉扶风人。少有才学,汉成帝时被选入宫,立为婕妤(妃嫔的称号)。后来遭到赵飞燕的诽谤,从此失宠。此诗作于失宠之后。 (1)诗歌中“扇”这一意象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 (2)诗歌中的女诗人与《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有哪些异同点?请简要分析。 答:? ?   答案:(1)①“扇”是诗歌的线索,使诗歌内容紧凑。②女诗人以扇喻己,借物抒情,使诗歌含蓄蕴藉。通过表现“扇”的命运,含蓄地表现了自己由受宠到失宠的遭遇。 (2)相同点:都曾对爱情充满憧憬,但最终都被遗弃。不同点:①身份地位不同。女诗人贵为妃嫔,深居宫中,追求的是皇上的爱情;而《氓》中女主人公只是普通百姓。②被遗弃后的表现不同。女诗人被遗弃后,只是怨恨;而《氓》中的女主人公在被遗弃后,表现出一种毅然决然的态度。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渡青草湖① [南朝]阴铿② 洞庭春溜③满,平湖锦帆张。 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 穴去茅山④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⑤碧,映日动浮光。 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 滔滔不可测,一苇讵⑥能航?   [注]①青草湖:在湖南岳阳西南,是洞庭湖南部水域的一部分,湘江、汨罗江水由此汇入洞庭湖。②阴铿:南朝诗人。曾仕梁、陈两朝,经历了政权迭变。③溜:水流的样子,这里指涨水。④茅山:在江苏省句容县东南。山有华阳洞。相传汉代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此得道成仙。⑤迥:远。⑥讵:岂,怎。 (1)“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中“逗”“息”二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 答:? ?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   答案:(1)“逗”是停止、逗留的意思。行舟好像停在水天之际的树梢上,形象地表现出舟行水面的情态。“息”是休息的意思。飞鸟没有足够的力量飞过湖面,不得不在高高的桅杆顶休息。这两个字的使用,突出了湖面之浩瀚无际。 (2)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瑰丽景色的喜爱和赞叹,对前途艰险的感慨。 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 王睿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成阴。 (1)刘诗是怎样突出牡丹的特点的? 答:? ? (2)请就王诗表达的思想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答:? ?   答案:(1)运用对比(衬托)手法,通过与芍药妖娆艳丽但没有骨气、荷花清雅洁净但没有情韵对比,突出了(衬托出)牡丹的天姿国色。 (2)诗人认为牡丹华而不实,乱人心性;赞美桃李默默无闻。诗人托物言志,表达了对华而不实的生活态度的批判,对踏实奉献精神的肯定和赞美。(意思对即可)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隋 宫 燕[注] [唐]李益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注]贞元十六年,李益曾客游扬州,见到当年隋炀帝的行宫遗迹,感慨万端,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1)诗歌整体上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答:? ? (2)有人认为将“如”字换成“还”字,表达效果更好。你同意这种改法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 ?   答案:(1)诗歌整体上运用了托物言志(间接抒情)的手法。诗歌通过“隋宫燕”之所见,反映出了隋宫的寂寞、萧条、冷落,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吊古伤今之情。 (2)观点一:同意。将“如”字换成“还”字,使诗歌整体上拟人化,燕真正成为诗歌的主体,诗歌内容更显自然真切;且“还”与“几度”形成呼应,更突出了家国盛衰之慨。 观点二:不同意。“如”字说明“伤旧国春”的其实是诗人,而非燕。而燕其实也是诗人所见景物之一。因此,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