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第五章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pptVIP

中国近代史第五章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近代史第五章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ppt

中国近代史 第五章第三节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讲授人:黄金凤 参考书目 (美)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王树增:《1901年——一个帝国的背影》,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 王学典:《语境、政治与历史:义和团运动评价50年》,《史学月刊》,2001年第3期。 刘天路、 苏位智:《50年来义和团研究述评》,《文史哲》,2003年第6期。 一、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一)反对外国教会侵略斗争的新高涨 1、教会势力的膨胀 2、民教冲突 土地问题上的冲突 文化和风俗习惯上的冲突 一般的民事冲突 3、反洋教斗争与天津教案 天津教案的起因 1870年,天津内破获了几起迷拐幼童案件,这些案件几乎都是与教士有关,于是上万名民众包围了教堂。法国领事丰大业以手枪威逼崇厚去镇压闹事群众,崇厚险些丧命。天津知县刘杰也遭到他的枪击。这种猖狂的行径,激怒了当地群众。他们杀死了丰大业及外国教士商人十余人,烧毁了包括法国教堂在内的几座教堂。 这个案子是十分复杂的: 第一,法国自鸦片战争后,气焰十分嚣张,经常寻衅闹事,且此案牵涉多国。 第二,案发当天,群众情绪激奋,一哄而起,声称要杀洋人、烧洋楼,其势不可遏制。 第三,从社会舆论看,主张排外。 第四,从清政府查处此案的方针看,态度暧昧,故意把难题推给曾国藩,借此对他进行打击。 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有三个方案可供曾选择: 第一,迎合群众的激昂情绪将天津的教堂全部捣毁。 第二 顺从法国的要求,惩办天津提督、知府、知县,以命抵命。 第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护国家、民族和民众的利益。 曾国藩的具体作法是: 1、从调查入手,弄清案件真相。 2、把法国与其他国家分别处理。 3、在可能的范围内,尽力保护爱国地方官员及民众的人身安全。 4、在缩小缉凶范围上作努力。 曾国藩对此案的评语: “外惭清议,内疚神明,为一生憾事。” “心胆俱裂,不料老年遭此大难。” 4、反洋教斗争的总体评价 反洋教斗争既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冲突,又反映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但由于缺乏正确引导,群众反侵略的热情被引向不分青红皂白、盲目排斥一切外人和外来事务,肆意焚烧逐杀的非理性行动。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民众产生偏激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不必苛责,但也不宜歌颂。 (二)朝野强烈的排外意识 1、己亥建储 2、外国入侵与中国社会 3、连年灾荒和民众心理的变化 义和团揭帖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乃霸天,不敬神佛忘祖先。男无伦,女鲜节,鬼子不是人所生。如不信,仔细看,鬼子的眼睛都发蓝。” “天不下雨,地发干,全是教堂遮住天。” (三)义和团运动在鲁西首先兴起 1、山东状况: 甲午战争后,沦为德、日、英的殖民地。 遭受严重旱灾 儒家文化思想深厚 2、鲁西的特点: 贫穷、商业化程度低 对自然灾害反应敏感 习武之风盛行 二、义和团在山东兴起及在北部中国的发展 (一)义和团的源流 白莲教 ? 团练组织? 民间秘密会社? 何谓“义和”? 义和团揭帖: “义和团,义者仁也,和者礼也,仁礼和睦乡党,道德为本,务农为业,而遵依佛法,不准公报私仇,以富压贫,依强凌弱,以是为非。” (二)梨园屯教案 该教案的起因主要是传教士和教民相互勾结,在庙基上建立教堂,与当地士绅和民众引起冲突。 梨园屯的乡绅最先充当了领导这场斗争的重要角色。 1898年10月26日,阎书勤、赵三多在蒋家庄举行武装起义,最先在北方打出了“助清灭洋”的口号。 梨园屯教案为什么能成为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 第一、该教案有着特殊的社会环境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第二、 “飞地”统治薄弱,使反抗力量易于集结。 第三、天主教势力活动猖獗、民教矛盾突出。 (三)平原教案与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变化 1899年秋,山东平原县杠子李庄发生民教冲突,知县蒋楷袒教抑民,处理了无辜群众。朱红灯率拳民前来支援,砸毁了两所教堂,并在森罗殿击败清军。 毓贤建议清廷实行安抚政策 袁世凯接任山东巡抚后严厉镇压义和团 (四)清政府招抚义和团政策的形成 较早提出利用义和团以排外的是山东巡抚李秉衡、张汝梅、毓贤,其后是直隶的裕禄和廷雍,最后为载漪、刚毅。 义和团占据涿州后,刚毅前去考察,建议清廷采取招抚政策。 义和团进入京津 (五)义和团组织、纪律、宗教仪式

文档评论(0)

aicen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