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若尔盖草原》.doc
若尔盖草原
若尔盖草原宛如一块镶嵌在川西北边界上瑰丽夺目的绿宝石,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绿洲”之称,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其行政区域包括四川省的若尔盖、红原、阿坝、松潘,甘肃省的玛曲、碌曲,青海省的久治等县,总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15万。
地理概况
地形
若尔盖草原(1)(18张)若尔盖草原[1]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块特殊的区域,海拔高度在3300米至3600米之间,也被称为松潘高原,相对于我国中东部的低海拔地区,它是高原,而相对于它东边的岷山、南面的邛崃山、西
河湖纵横的若尔盖草原
边的果洛山、阿尼玛卿山、西倾山以及北面的西秦岭等山岭,它却处在群山环抱之中,是高原上的一个盆地。
河流水文
若尔盖的主要河流有嘎曲、墨曲和热曲,从南往北汇入黄河。北部和东南部山地系秦岭西部迭山余脉和岷山北部尾端,境内山高谷深,地势陡峭,海拔2400米至4200米,主要河流有白龙江、包座河和巴西河。若尔高草原水源充足,河流蜿蜒曲折,牛轭湖星罗棋布,独成一湾风景。
气候特点
若尔盖草原气候比较寒冷,年平均气温约为0℃-2℃,年降水量约为600-700毫米。南部的红原县最高月均温不超过15℃,北部玛曲县最高月均温仅10℃上下。
土壤
若尔盖地区土地以沼泽居多,土壤长期浸泡在水中,温度较低,因此主要以沼泽土为主,潜育化程度高,有机质氧化缓慢,部分地区分布着大量泥炭。
若尔盖草原地处黄河上游的大拐弯,它是在青藏高原在隆升过程中,一个相对断陷下沉的低凹地,四周群山环抱,所以也成了黄河上游一些大支流如黑河、白河、贾曲的汇流处。由于气候寒冷湿润,蒸发量小,排水不畅,地表经常处于过湿状态,有利于沼泽的发育。若尔盖草原形成了我国最大的泥炭沼泽——若尔盖沼泽,沼泽面积占全区面积的20%-30%,泥炭平均厚约1米左右。从而成为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功能区。
若尔盖山原沼泽在分布上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分布广。沼泽不仅分布在平坦宽阔的河滩、湖群洼地和阶地上;而且在某些无流宽谷和伏流宽谷地带也有分布。二、面积大。这里的沼泽面积有30万公顷,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泥炭沼泽。三、沼泽率高,沼泽率一般达20%~30%。黑河流域比白河流域高,而且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均多于上游。
若尔盖草原(2)(20张)若尔盖沼泽类型较多,各种沼泽类型在湖群洼地、无流宽谷、伏流宽谷和阶地等不同地貌部位上,相互连结形成许多巨大的复合沼泽体。受近代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沼泽已趋于自然疏干。有的沼泽经人为改造,可作为牧场。
编辑本段
生物资源
若尔盖草原动植物种类繁多,物产丰富。分布有国家湿地保护区、黑颈鹤保护区、梅花鹿保护区。栖息着黑颈鹤、白天鹅、藏鸳鸯、白鹳、梅花鹿、小熊猫等大量候鸟和野生动物。唐克马被诗圣杜甫赞为“竹披双耳俊,风如四蹄轻”。藏医藏药疗效神奇,“珍珠七十丸”饮誉天下。“绿风”牌牦牛食品,色香味美。
目前在该区域内,已建立若尔盖的辖曼、阿坝的曼扎塘、玛曲的首曲、碌曲的尕海等自然保护区以及若尔盖湿地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高寒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和黑颈鹤等珍稀物种。
编辑本段
农牧发展
若尔盖境内地势平阔,是黄河上游一些大支流如黑河、白河、贾曲的汇流处,水资源丰沛,光热条件好,因此形成了水草丰茂、适宜放牧的草原。若尔盖有天然草场1212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978万亩,是全国三大草原牧区之一,也是亚洲最好的天然牧场之一。
若尔盖草原以饲养牦牛、绵羊和马为主,其中的草原东部为纯牧区,当地盛产的的唐克马属河曲马品系,是全国三大名马之一,墨洼牦牛也是著名的优良蓄种。
若尔盖草原西部是半农半牧区,有耕地8万亩,适宜种植一年生农作物,以生长期较短的青稞为主,其次有小麦、豆类作物和洋芋等,受土壤、温度等条件的制约,农作物产量不高,亩产100—200公斤。当地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和亚麻,还出产少量苹果和花椒。该地区木材资源丰富,森林面积101139.5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达3123.22万立方米,主要有冷杉、云杉等树种。
编辑本段
物产矿藏
若尔盖沼泽边缘地带盛产麝香、虫草、贝母、鹿茸、雪莲等名贵草药,是中国传统出口药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泥炭、煤、铁、铜、铀、锰、金等30余种。沼泽中发育的泥炭资源极为丰富,分布面积两千余平方公里,储量近40亿立方米。
编辑本段
历史文化
若尔盖历来是去甘抵青的交通要道,是阿坝州的北路重镇。它处在北去河湟谷地,南下岷江、大渡河或东出嘉陵江通达四川盆地的三角区域,交通和贸易地位重要,历来都是青藏高原与内地发生沟通与交融的前缘地带,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史前时期,若尔盖是中华民族重要族源“古羌人”繁衍发祥的重要场所,属西戎范围,先秦时,为析支河曲羌戎辖地,南北朝属吐谷浑,唐朝初年为松州羁縻,贞观十二年为吐蕃所据,元朝时于今求吉乡境内设潘州,明代属松潘卫,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