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系统综合防雷设计方案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弱电系统综合防雷设计方案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07408856 一、雷电防护原理 PAGEREF _Toc307408856 \h 3 HYPERLINK \l _Toc307408864 二、雷电防护的建议 PAGEREF _Toc307408864 \h 8 HYPERLINK \l _Toc307408865 (1)电源部分防雷 PAGEREF _Toc307408865 \h 8 HYPERLINK \l _Toc307408866 (2)监控部分 PAGEREF _Toc307408866 \h 9 HYPERLINK \l _Toc307408867 (3)地磅部分 PAGEREF _Toc307408867 \h 11 HYPERLINK \l _Toc307408868 (4)停车部分 PAGEREF _Toc307408868 \h 12 HYPERLINK \l _Toc307408869 具体实施细则:(以下均根据各个系统设计施工者提供资料进行配置) PAGEREF _Toc307408869 \h 13 HYPERLINK \l _Toc307408870 三、 产品介绍 PAGEREF _Toc307408870 \h 15 HYPERLINK \l _Toc307408882 四、 屏蔽与接地 PAGEREF _Toc307408882 \h 29 HYPERLINK \l _Toc307408883 五、防雷产品报价 PAGEREF _Toc307408883 \h 32 HYPERLINK \l _Toc307408884 附:售后服务及产品质量保证 PAGEREF _Toc307408884 \h 33 方案依照以下防雷标准和规范综合提出: IEC61024《建筑物防雷》 IEC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GB50343-200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A173-1998《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2887-89《监控、门禁场地技术条件》 VDE0675《过电压保护器》 一、雷电防护原理 (1)雷电的形成及其破坏力 雷电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其电压可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更可高达数十万安培。千百年来,雷电所造成的破坏可谓不计其数。落雷后在雷击中心1.5-2Km半径的范围内都可能产生危险过电压损害线路上的设备。雷电灾害如同暴雨、飓风一样都属于气象(自然)灾害,它与水、旱、刑事犯罪、交通事故统称为影响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六大灾害。 雷电产生于雷暴,而雷暴往往伴随强对流天气而形成,是由大气环流和当地气象因素决定的。雷暴是积雨云中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并伴有火花放电,强大电流通过时,又使空气迅速膨胀产生巨大的响声,即雷电。闪电有枝状、片状、带状、球状,其中枝状最为常见。 雷暴的能量是由太阳辐射能转化的大气不稳定能所供给的。每年进入春季,太阳辐射增强,大气中的不稳定能增加,因雷暴始发于春季,盛夏,太阳辐射强烈,大气不稳定能储存多,雷暴频繁。秋冬以后,太阳辐射减弱,因而雷暴逐渐减少。但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等原因,现在冬季也经常出现雷击现象。据悉,每个闪电的强度可以高达100万伏,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约有10万千伏安,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 一般而言,雷电灾害具有突发性、多样性、复杂性、破坏性和选择性等特点。随着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雷电灾害跟踪而至,还呈现出新的特点:受灾面大大扩展,特别容易侵入与高新技术最密切的领域,损失和危害程度大大增加。近年来,随着大量的数据设备和精密仪器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雷电损害造成的事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通讯计算机网络精密设备内部结构的高度集中化,使设备耐受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下降,更易遭受雷电破坏。轻者可造成计算机终端和通信设备的接口损坏,使通信中断,大量信息丢失或无法传输;严重者使网络主机损坏,导致网络瘫痪,工作无法进行。计算机网络系统易遭受雷击损坏的设备有:MODEM(调制解调器)、ROUTER(路由器)SWITCH(交换机)、HUB、网卡、通信卡、UPS、计算机电源及主板。 在雷电灾害防御方面,纵观人类防雷历史,已有两个多世纪,从建筑物防雷发展到供电防雷、电气和电子设备防雷,现在已进入第四个阶段即现代微电子设备防雷。防雷技术和产品,也随着现代高

文档评论(0)

lyxb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