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产品设计原则》.doc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塑料产品设计原则》.doc

設計原則 [上一頁] 分模線 ?退縮傾斜 ?肉厚 ?加強及變形防止 ?凸轂 ? 孔 ? 螺紋成形 為使獲得合理成形品﹐設計必需對下列之一般通則注意﹒ 分模線 為使成形品能自型模中取出﹐型模必需分模﹐此部份形成線縫或細線狀分模線﹒分模線(P.L)之選定必需注意下列各點﹕ (1)﹒不得位於顯明位置上及影響形狀﹒ (2)﹒不得由此形成低陷﹒ (3)﹒應位於加工容易之位置﹒ (4)﹒應對澆口位置及形狀考慮﹒ 下列所示為各种成形品之實例﹒ 外緣有輥紋或及手扭等型類之物品﹐盡可能留有緣邊﹐使毛刺及澆口切除加工容易﹒ 由於軟管接頭兩端有低陷段﹐因之使用立式分模之分模線 電熨斗握把之复雜分模線 牙刷柄之分模線位于制品最大寬度面上﹐使成形品脫模容易﹒再者模具嵌合線与其外形曲線一致﹐加工容易﹒ 圖5(a)所示之分模線為階段形者﹐型模制作及成形品加工困難﹐圖5(b)改用直線或曲面﹐如此可使加工變為容易﹒ 分模線廢邊去除困難﹒圖6(b)由於附有加強邊緣﹐使變為容易﹒ 返回 退縮傾斜 為使成形品在型模中脫出容易﹐退縮傾斜為必需者﹒退縮傾斜視成形品之形狀﹐成形材料之類別﹐模具构造﹐表面精度﹐以及加工方向等有所不同﹐普通場合﹐适當之退縮傾斜約為1/30~1/10(2o~1o)﹐實用之最小限界為1/120(1/2o)﹒有關退縮傾尚無正确數值及計算公式﹒大多情形﹐完全依据經驗值﹐在不生妨礙之情形下﹐退縮傾斜之范轉愈大愈佳﹒ 下列示各种實例﹒ (1)﹒箱盒及蓋 設H為50mm以上者 ? H在100mm以上者 類似淺形薄件 杯形物品之退縮傾斜﹐型穴側應較心型側略為放大﹒ (2)﹒柵格 柵格形狀﹐尺寸及柵格部全部面積之尺寸﹐使退縮傾斜量有若干差异﹒ 1)﹒柵格節距(P)在4mm以下之場合﹐退縮傾斜為1/10左右﹒ 2)﹒柵格段尺寸(C)較大者﹐退縮傾斜應予加大﹒ 3)﹒柵格高度(H)超過8mm﹐更有上列2)所示之情形﹐將成形品可動側型穴作1/2H以下之柵格﹒ (3)﹒縱肋 大多使用於增強﹐縱肋之退縮傾斜﹐一般情形﹐側壁肉厚之尺寸A及B已經決定﹐此种場合﹐最常用以表示退縮傾斜﹒ 圖9(a)示內側壁縱肋﹐圖9(b)示外側壁之加強肋﹒ A=TX(0.5~0.7) 較少凸起之場合﹐亦得适用(0.8~1.0)﹒ 由於工作上限制﹐ B=1.0~1.8mm. (4)﹒? 底肋 底肋与縱肋有相同之作用﹐應作同樣之考慮﹐決定其退縮傾斜﹒ 使用最多之退縮傾斜為 較少凸起之場合﹐亦得适用(0.8~1.0) 由於工作上限制 B=1.0~1.8mm (5)﹒凸轂 凸轂与其他成形件以及金屬件組合使用﹒圖11示用於裝接自攻螺絲之凸轂之退縮傾斜尺寸例﹒ 所用之自攻螺絲為3? T 2.5~3.0 3.5 D 7 7 8 D 6 6.5 7 t T/2或/及1.0~1.5 d 2.6 d 2.3 H盡可能在30mm以下 圖12示凸轂高度在30mm以上﹐應有必需強度之凸轂例﹒ 此种凸轂之退縮傾斜為 (固定側) (可動側) 固定側之退縮傾斜較可動側者為大﹒ 返回 肉厚 肉厚以各處均一為原則﹒但由於成形品之构造﹐或成形上肉厚必需變化者﹐并且由于經濟原因亦需對肉厚作适當之必需變化﹒ 決定肉厚必需考慮下列各點﹒ (1)﹒构造強度﹒ (2)﹒脫模強度﹒ (3)﹒能均勻分散沖擊作用力﹒ (4)﹒嵌合金屬件部份開裂防止(成菁材料与金屬之膨脹不同﹐收縮時發生開裂﹒) (5)﹒穴﹑孔﹑嵌合金屬件部使用熔接加強﹒ (6)﹒薄肉部防止﹒ (7)﹒厚肉部防止﹒ (8)﹒棱銳部及肉部陰礙流動﹐應防止充填不足﹒ 肉厚(t)對各种成形材料可能之充填距离(L)之值匯列於表3中﹒ 表2??? 一般使用之肉厚范圍 材料 肉厚 聚乙烯 0.9~4.0 聚丙烯 0.6~3.5 聚醯酯 0.6~3.0 聚乙醯酯 1.5~5.0 聚苯乙烯(一般用)及丙烯睛苯乙烯(AS) 1.0~4.0 丙烯樹脂 1.5~5.0 硬質氯化聚乙烯 1.5~5.0 聚碳酸酯樹脂 1.5~5.0 醋酸纖維素 1.0~4.0 A.B.S. 1.5~4.5 表3??? L/t与射出壓力之關系 材料 L/t 射出壓力(kg/cm2) 硬質氯化聚乙烯 160~120 140~100 110~70 1200 900 700 軟質氯化聚乙烯 280~200 240~160 900 700 聚碳酸酯樹脂 150~120 130~90 1200 900 聚醯酯 320~200 900 聚苯乙烯 300~260 900 聚乙烯 240~200 700 聚丙烯 140~100 500 返回 ?? 加強及變形防止 (1)??? 角隅連接半徑R 面与面之接合角隅有應力集中﹒為使減少變形﹐角隅應以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cw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