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下侧皮质与肱骨距螺钉对维持肱骨近端骨折稳定作用的生物力学的分析.pdf

内下侧皮质与肱骨距螺钉对维持肱骨近端骨折稳定作用的生物力学的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3 研究论文内下侧皮质和肱骨距螺钉对维持肱骨近端骨折稳定作用的 生物力学研究 前言………………………………………………………………………………6HlJ吞”…“”…”…””…”””””………““………”……”…””……”””…” 材料与方法………………………………………………………………………6 结果…”……“..””…“””””……““”““…”“”“““”…“”……””””““9 附图···…·······………··…·········……···················…·····”“““··········ll 附表……………·…·……·……………···…··……·………······…”·…···…14 讨论…··……··…······…·····…………·······……······……···……·…··…··16 结论……………………………………………………………………………21 参考文献………………………………………………………………………21 综述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进展……………………………………26 致谢··…···…···…··…·········…·……······…·…·····……········…·……………·43 个人简历……………………………………………………………………………44 中文摘要 内下侧皮质和肱骨距螺钉对维持肱骨近端骨折稳定作用的 生物力学研究 摘 要 目的:随着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微创或有限切开入路的发 展,肱骨距螺钉的重要性被逐渐提出。肱骨距是指肱骨头向肱骨外科颈延 续的内下方的皮质区域。通过对肱骨近端的形态组织学和微结构系统的分 析,此区域在骨皮质的厚度和密度方面是最好的。沿着内下侧皮质的切线 方向拧入-N两枚螺钉增加骨折的稳定性,可以防止骨折的内翻移位,这 个螺钉被称为肱骨距螺钉。一直以来对粉碎的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存有争 议。有研究表明肱骨近端骨折的再次移位与是否存在肱骨近端内下侧皮质 螺钉相关。也有作者指出缺少内下侧皮质支撑的复位,单独靠置入内下侧 皮质螺钉不能维持已复位骨折的稳定性。这些研究报道多是基于临床随访 的回顾性研究,国内外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研究中,关于内侧 柱的支撑作用及肱骨距螺钉的固定作用的生物力学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 应用防腐成人肱骨标本制作肱骨近端骨折模型,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评价 肱骨近端内下侧皮质的接触复位与肱骨距螺钉的置入对肱骨近端骨折稳 定作用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生物力学方面的参考依据。 方法:6具由福尔马林浸泡的成人尸体标本(由河北医科大学解剖教 研室提供)。所供尸体来自同一个地区和同一个种族。体重为55—70Kg, 自肩关节及肘关节离断,保留上臂,剔除皮肤、肌肉等软组织,保留肱骨 (12例)。对每例肱骨标本进行骨密度及X线片检查,排除畸形、骨折、 肿瘤、骨质疏松等情况。对12例肱骨标本依次进行编号,并用随机数字 表法分为三组:内下侧皮质接触+肱骨距螺钉组(A组),内下侧皮质接触 +无肱骨距螺钉组(B组),无内下侧皮质接触+肱骨距螺钉组(C组),每 组4例。用摆锯制作肱骨近端骨折模型:内下侧皮质接触的简单骨折模型 (A组与B组)和无内下侧皮质接触组的复杂骨折模型(C组)。对每组 标本进行固定,把做好的标本固定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分别进行轴向压 缩、扭转、剪应力方向的测试。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采用 中文摘要 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进一步的两组间比较采用S州法,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三组肱骨标本之间的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 进一步两组间的比较, B组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胗O.05),但 (1.863±0.066)N·m/。 果为:B组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胗O.05),但A组的与其他两组 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氏O.01)。在剪切力负荷试验中,最大负荷为

文档评论(0)

whl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