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7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人教版必修2
第讲 苏联社会主义
[考点清单]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模式”。3.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知识图解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2.新经济政策
史论共识
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历史的必然,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易混易错
整体把握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斯大林体制
归纳总结
关于斯大林模式
(1)形成:工业化运动、农业集体化运动、1936年宪法的制定。
(2)特征:经济上——高度的计划性;政治上——高度的集权化。(3)经验教训:国家按计划宏观调控经济,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为筹得工业化资金牺牲农民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史论共识
斯大林体制的最大问题在于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完全排斥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不利于提高个人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但不能全盘否定,它在苏联建国初期适应了生产力水平,并被西方国家借鉴,在应对经济危机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二、苏联的经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2.勃列日涅夫改革
3.戈尔巴乔夫改革
易混易错
知识图解
三次改革的侧重点
基准考点一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主题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史料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征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列宁起草的俄共八大通过的党纲
[信息解读]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苏俄领导人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意图是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主题二 新经济政策
视角1 实施的背景
视角2 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与作用
(1)特点
①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
②允许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
③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2)重大作用
史料 1923年,列宁有过这样的描述:“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信息解读] 本史料说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视角3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异同
(1)相同点:都是无产阶级政权实施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性质;在当时都起过巩固苏维埃政权的积极作用。
(2)不同点:①目的方面:前者是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则是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②内容方面: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后者则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此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③成效方面:前者有利于集中力量战胜敌人,但在战争结束后引起了社会动乱;后者则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事实证明:前者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后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主题三 “斯大林模式”
视角1 经济方面的特点
斯大林模式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计划管理体制,它限制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否定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粗暴的手段管理经济,
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并片面发展重工业,过多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实行高积累,多投资。
视角2 关于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评价
史料一 经过苏联人民的艰苦奋战,苏联政府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苏联建成了1 500多个大企业,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工业产值的234.5%。
[信息解读] 本史料充分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建起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
史料二 《大国的崛起》中的一段材料: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联系在了一起。
[信息解读] 本史料体现了以下重要信息: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制约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进行调整,二战后逐渐僵化,丧失了自我完善的功能。
主题四 宏观把握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基准考点二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主题一 赫鲁晓夫改革的作用
史料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全国名校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分类汇编 1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doc
- 2013年全国名校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分类汇编 16 一次函数的应用.doc
- 2013年全国名校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分类汇编 17 反比例函数.doc
- 2013年全国名校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分类汇编 19 二次函数应用.doc
- 2013年全国名校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分类汇编 21 数据的整理与分析.doc
- 2013年全国名校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分类汇编 18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doc
- 2013年全国名校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分类汇编 26 三角形全等.doc
- 2013年全国名校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分类汇编 22 概率.doc
- 2013年全国名校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分类汇编 23 线段 角与相交线.doc
- 2013年全国名校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分类汇编 30 锐角三角形.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