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结构设计》
第三章 高层房屋结构 . bce bc1 b0 bc2 s1 s0 l hf 图9.3.6 第三章 高层房屋结构 3.2.3 组合梁的截面设计 组合梁的截面高度一般为跨度的1/15~1/16,为使钢梁的抗剪强度与组合梁的抗弯强度相协调,钢梁截面高度不宜小于组合梁截面总高度h的1/2.5。 组合梁的挠度按弹性分析法计算。将受压区混凝土翼板的有效宽度bce折算为与钢材等效的换算宽度beq,成为“换算截面”。 第三章 高层房屋结构 . bce beq 图9.3.7 第三章 高层房屋结构 组合梁的计算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施工阶段,若钢梁下未设临时支撑,则钢梁承受自重和浇灌混凝上翼板时的混凝重量以及施工活荷载,可按梁一章的规定计算;使用阶段,组合梁作为一个整体承受使用期间的荷载。 (1)组合梁在正弯矩作用下的抗弯强度计算 在弯矩作用下,组合梁的塑性中和轴可能位于钢筋混凝土翼板内也可能位于钢梁截面内,计算时应分这两种情况考虑。 第三章 高层房屋结构 3.2.4 组合梁连接件的设计 组合梁的连接件主要传逐钢筋混凝土翼板与钢梁间的纵向水平剪力,并承受竖向掀拉力。连接件可以采用圆柱头栓钉、槽钢或弯起钢筋。如下图所示。 (b) (a) (c) 图9.3.11 第三章 高层房屋结构 (1)一个圆柱头栓钉连接件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 — 栓钉材料抗拉强度最小值与屈服强度之比;栓钉材料性能等级通常为4.6级,则 第三章 高层房屋结构 第4节 构件及连接的特点 1.梁的设计 2.柱的设计 3.抗侧力结构的设计 4.连接节点的设计 1.了解梁、柱及抗侧力构件的抗震设计 2.了解连接节点的抗震设计 本节目录 基本要求 第三章 高层房屋结构 4.1 梁的设计 当按抗震设计时,除满足梁一章的要求外,尚应满足以下各方面的要求。 (1)梁的抗弯强度 框架梁在罕遇地震下允许出现塑性铰,在多遇地震下应保证不破坏和不需修理,即抗震设计时不允许考虑截面应力的塑性发展,梁的抗弯强度按下式计算: 第三章 高层房屋结构 . ——考虑地震作用效应时梁对x轴的弯矩设计值; ——梁对x轴的净截面模量;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 ——钢梁承载力的抗震调整系数。 式中 第三章 高层房屋结构 (2)梁的整体稳定 框架梁的整体稳定性通常通过梁上的刚性铺板或支撑体系加以保证。当梁符合梁一章规定的受压翼缘自由长度与其宽度之比的限值时,可不计算整体稳定性。但7度以上设防的高层钢结构,对罕遇地震下可能出现塑性铰的部位,如梁端、集中荷载作用点,应有侧向支撑点。由于地震力方向变化,塑性铰弯矩的方向也变化,故应在梁上下翼缘均设支撑。这些支撑和相邻支撑点间的距离,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塑性设计时的长细比要求。 第三章 高层房屋结构 (3)梁的局部稳定 框架梁翼缘和腹板的局部稳定在一般情况下应符合梁一章的规定。但处于地震设防烈度≥7度地区的高层建筑,对抗侧力框架的梁中可能出现塑性铰的区段,其组成板件的宽厚比应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塑性设计时的规定限值。 第三章 高层房屋结构 . 框架梁板件宽厚比限值 36 30 箱形梁翼缘在两腹板之间的部分b0/t 85-120N/Af 72-100N/Af 工字形梁和箱形梁腹板h0/tw 11 9 工字形梁和箱形梁翼缘悬伸部分b/t 6度和非抗震设防 7度及7度以上 板件 注:1.表中,N梁的轴向力,A为梁的截面面积,f梁的钢材强度设计值; 2.表列值适用于fy=235N/㎜2的Q235钢,当钢材为其他牌号时,应 乘以 表9-5 第三章 高层房屋结构 4.2 柱的设计 框架柱截面可以采用H形、箱形、十字形及圆形等。 高层建筑框架柱的主要特点是组成板件的厚度可能超过40mm,有时甚至超过100mm。这时,注意按照轴心受压构件一章中板厚大于40mm的表格分类。 当框架柱按非抗震设计时,应遵守轴心受力构件一章和拉弯压弯构件一章的规定;当按抗震设计时,尚应满足以下各条的要求。 第三章 高层房屋结构 (1)为实现“强柱弱梁”,使塑性铰出现在梁端而不是柱端,在框架的任一节点处,柱截面的塑性抵抗矩和梁截面的塑性抵抗矩宜满足下式的要求: 第三章 高层房屋结构 . ——分别为计算平面内交汇于节点的柱和梁 的截面塑性模量; ——分别为柱和梁钢材的屈服强度; ——按多遇地震作用组合得出的柱轴力; ——框架柱的截面面积; ——超过6层的钢框架,6度Ⅳ类场地和7度 时可取1.0;8度1.0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标准大学英语(第三版)视听说教程4(智慧版)课件B4U5.pptx VIP
- 2025年高考真题完全解读:数学(全国二卷).docx VIP
- 苏S13-2022 预制混凝土排水检查井工程图集规范 .docx VIP
- 《社会工作实务》教学大纲.docx VIP
- 3.4光的色散(教案)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doc VIP
- Python数据分析与应用 第2版 配套课件.pptx
- 《C语言程序设计(第5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012甘肃赛区建模成绩公示.pdf VIP
- 3.3 光的折射(教案)沪科版(2024)物理八年级全一册.doc VIP
- 八重洲FT-7800R中文完整版操作手册(装订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