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设计与环境行为学研究(翟辉)
城市设计与环境行为学研究 URBAN DESIGN E-B STUDY 翟 辉 2005年11月 昆明 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和任务 : 城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和观点的形成过程,延续时间长,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而环境行为学是探索人的行为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领域。城市设计和环境行为学都是贯穿于设计全过程的,它们既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学科领域,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本门课的任务在于:不仅要架起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桥梁,更重要的是要树立真正的“为人而设计”的思想以及基于四维空间和环境-行为关系的设计方法论。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 1、了解城市历史,特别是近百年的城市发展脉络。理解城市设计及环境行为学的发展历程; 2、了解城市设计及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 3、掌握城市空间设计的方法; 4、掌握环境调研的方法; 5、阅读英语相关名著片断并与相关理论相结合以融会贯通; 6、拓展视野,初步了解学科融贯的必要性与方法; 7、勇于实践,并注意借助理论的力量。 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建议学时: 1、百年历史回顾; 2、城市与城市设计; 3、城市空间设计; 4、城市设计的方法与技艺; 5、城市设计的实施; 6、环境-行为学概述; 7、环境-行为过程及环境-行为现象; 8、城市设计与环境-行为学展望; 以上过程中穿插名著导读内容。 建议学时:教学周8周, 4学时/周,课内32学时,课内外学时比为1:1。 课程的教学: 以课堂讲授为主,配合课堂讨论和实例分析,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考评方式: 相关名著读后感以及以现场调研、实例分析为主的学术论文 (PAPER)。 参考教材 : 1. 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1991年。 2. 夏祖华、黄伟康编著,《城市空间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1992年。 3. 鲍世行主编,《城市规划新概念新方法》,商务印书馆,北京,1993年。 4. 王建国编著,《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2004年。 金广君,《图解城市设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哈尔滨,1999年。 陈纪凯,《适应性城市设计── 一种实效的城市设计理论及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4年。 7. [美] E.D.培根 等著,黄富厢、朱琪编译,《城市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9年。 8. 李道增编著,《环境行为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1999年。 9. 马铁丁编著,《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1996年。 10. Zeisel, John 著,关华山 译,《研究与设计:环境行为研究的工具》,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台北,1996年。 11. Clare Cooper Marcus. People Places: Design Guidlines for Urban Open Space . John Wiley Sons, 1997. 12. Legates, Richard T. , Stout, Frederic. The city Reader.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2000. 13. Trancik, Roger. Finding Lost Space.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New York.1986.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 首先是对城市设计产生的语境展开全面讨论。 在第1章,明确提出了对城市设计和城市设计师——这一术语贯穿全书,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包括所有自知和不自知的城市设计者——的挑战。本章有意识地采用了一种广义的理解,不是仅仅将城市设计看作一种开发的形态或者视觉表象,而是一种综合的(例如连接)活动。城市设计的外延是广泛而模糊的,但其核心观念是明确的:为人创造场所,这也是本书的要义。如果更实际一点,就是创造更好的场所。坦率地说,这是我们所认为的城市设计应该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伦理活动:首先,它因与价值观问题密切相关而具有价值论的意义;其次,它关系到特定的价值观,诸如社会公平和平等。 在第2章,主要概述并讨论了当代城市语境的变迁。 在第3章里则探讨了一些作为城市设计活动背景的不同(当地的、全球的、市场的和调控的)语境。这些语境又强化了第二部分中关于城市设计原则和实践的各个维度的讨论。 第二部分由六章组成,每一章均专注于城市设计中的一个独立维度——形态的、认知的、社会的、视觉的、功能的和时间的。由于城市设计是一种连接行为,这种划分仅仅是为了进行清晰的展示和分析。这六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