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二十六 统一的多民族课件.pptVIP

四川省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二十六 统一的多民族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年中考历史总复习 主题二十六 统一的多民族课件

* 第一部分 主题研究 模块五 古代史 主题二十六 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考点全解 考点一 明清两朝的建立与君权的加强 考点二 郑和下西洋 考点三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考点四 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考点五 闭关锁国政策 1. 明朝的建立与君权的加强 明朝的建立:1368年初,朱元璋在_____(今南京)称帝,建立了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1)朱元璋废除了延续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取消了_____,把朝廷政务分别交给六部处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2)明成祖时设_____ ,后来,凌驾于六部之上; 考点一 明清两朝的建立与君权的加强 应天 丞相 内阁 (3)明朝统治者还利用__________实行恐怖专政,以强化君权。 2. 清朝的建立和军机处的设置 清朝的建立: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金国,史称后金。皇太极继位后,将族名改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攻入山海关,清顺治帝迁都_____,逐渐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厂卫制度 北京 军机处的设置:雍正时,为军事上的需要,在宫中建立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皇帝选用亲信为军机大臣。乾隆时,进一步加大了军机处的权力。____年,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取消,军机处成为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标志君主专制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3. 明清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八股取士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1791 概况:题目选自四书五经,考生答卷必须按呆板固定的格式来写,所论述的内容需遵循宋朝朱熹《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这就是所谓的八股文。 影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 文字狱 目的:为了集权的需要,加强思想控制。 清朝文字狱达到顶峰。在文字狱的威胁下,人们不敢谈论政治,惧怕作文写诗,大批书籍被焚毁,不少人死于冤狱。 影响: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4. 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积极影响:君主专制的强化,客观上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在防止民族分裂、抵御外敌侵略和发展社会生产等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消极影响: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使皇权极度膨胀,专制集权的加强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在思想文化上扼杀学者的创造力,使人们思想僵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对外关系上的闭关锁国,使中国与世界逐渐隔绝,阻碍了中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巧学速记】设置军机搞集权,“文字狱”案造恐怖,阻碍发展和进步。 (2014内江模拟)“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诗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首民谣讽刺的是( ) A. 军机大臣 B. 八股取士 C. 内阁官员 D. 六部大臣 B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是对八股取士的讽刺。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这些科举文章完全套用古人思想,毫无新意。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妨碍了社会的进步。故选B。 考点二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 时间:1405~1433年,共____次下西洋。 目的:为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并宣扬国威。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郑和 七 条件: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造船技术提高、航海技术先进。 航行范围:郑和及其船队一共到过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_____东海岸。 影响: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与30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2013眉山20题已考] 评价郑和:他的远航比著名的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不愧为世界杰出的航海家。 非洲 认识:(1)明代是我国对外交往的活跃时期,郑和下西洋不仅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显示了我国造船技术和远洋航海技术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2)我们应继承发扬古代人民不畏艰难的精神。 (2015原创)2014年6月15日,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的“明梁庄王墓——郑和时代的瑰宝”展上,梁庄王墓中的饰物中镶嵌的珠宝,经专家确认均为郑和下西洋时所带回珠宝。这些珠宝最远可能来自( ) A. 新罗 B. 日本 C. 红海沿岸 D. 朝鲜 C 【解析】此题考查郑和下西洋到达的最远地方,由所学可知,郑和七次下西洋,一共到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故选C。 1. 戚继光抗倭 背景:(1)元末明初,日本 海盗、武士勾结不法商人,在我 国东南沿海一带走私、劫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jgoaw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