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词五首(八上)-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0诗词五首(八上)-精.ppt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南宋)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主题归纳: 《过零丁洋》这首诗是一首洋溢着激情的诗篇,通过诗人自述国破家亡的境遇,抒发了他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崇高的气节,表现了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高尚品质。 己亥杂诗 龚自珍(清) 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一名巩祚,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著有《定盦诗集》,今人集有《龚自珍全集》。道光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学务博览,是当时主张“通经致用”的今文学派的重要人物。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揭露清王朝的腐败,洋溢着爱国激情。 背景资料 道光十九年(1839),按干支纪年这年为己亥年,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英国利用鸦片入侵,朝廷分为主战与主和两派。龚自珍越位言事,竭力主战,因而“忤其长官,赋归来”。同年毅然辞官南归,后北上迎眷属,往返途中将所见所闻所想写成315首杂诗,统称为“己亥杂诗”。这一大型组诗记述了诗人的家世出身、仕宦经历、师友交往、生平著述以及思想感情、革新建议等,可以看成一部用诗写的回忆录。教材中选的诗原第五首。 主题归纳: 《己亥杂诗》中作者抒发了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情感,展示了诗人不甘心沉沦,始终都想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元) 作者简介:张养浩(1270——1841)元代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山东)人。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辞官归隐。天历二年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积劳病卒。所作散曲多写辞官的田园生活,有些流露出对当政者的不满和对穷苦百姓的同情。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传世,存小令161首,套数两套。 元曲,是元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元曲主要指杂剧和散曲(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散曲包括简短的小令和以若干小令组成的套曲,用以合乐歌唱。 这首小令的题目是“潼关怀古”,“山坡羊”是曲牌名。曲牌,俗称“牌子”,即曲调的名称。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协韵等,且都有基本句式,可据以填写新曲词。 主题归纳: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篇吊古抒怀之作,通过描写潼关地势的险要和朝代的兴衰,表达了作者对苦难中挣扎的劳苦大众的深切同情和对历代统治者的谴责。 青衣 青衣 诗词五首 丁家房初中 刘辉 观刈麦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早年家境贫寒,对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多有了解。贞元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早年所作讽喻诗中不少篇章,对当时的政治黑暗现象多有揭露,对当时人民的痛苦生活多有反映。后遭贬谪,意志消沉,晚年尤甚,所作诗文多为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他的诗语言通俗晓畅,相传老妪都能听懂。 背景资料: 唐宪宗元和二年(807),白居易任县尉。在民间查访中,他亲眼看到了农民辛勤的劳动和悲惨的生活,深有感触,从而写下了反映当时农村现实生活的《观刈麦》。 新乐府运动,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等所倡导,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 故名。所谓新乐府,是相对古乐府而言的。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乐府诗集》),明代胡震亨说:乐府内又有往题新题之别,往题者,汉魏以下,陈隋以上乐府,古题唐人所拟作也;新题者,古乐府所无,唐人新制为。 《观刈麦》白居易 (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