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电气防火技术 教学课件 高庆敏 第11章_静电危害及其防护.ppt

新电气防火技术 教学课件 高庆敏 第11章_静电危害及其防护.ppt

  1. 1、本文档共1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随着石化企业及其他工业领域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有案可查的静电事故不断发生。仅由一个静电火花,就可能使大型储油罐、炼油装置、油轮或油车毁于一旦。 据有关资料介绍,火灾爆炸事故约有10%属于静电事故。例如,某油库一个2000m3的金属固定顶立式油罐,采用称重仪计量,将塑料管缆安装在油罐量油孔内,由于风速达4m/s,使塑料管缆带静电,与相邻的金属管产生火花放电,将汽油点燃产生爆炸,整个油罐被破坏,造成大面积火灾。1988年某油库收油时,由于静电放电引爆罐内油气,造成1人死亡、7人受伤、整个灌区被毁坏的大事故。 1978年日本产业安全研究所制定了《静电安全指南》指导性文件;原西德在化学职业工会的倡导下,制定了《静电规范》和《防爆安全准则》; 南澳大利亚于1970年制定了《静电规范》;国际油罐和中转油库安全小组出版了《国际油罐相中转油库安全指南》,均可作为防静电规范和参考准则。 案例1 2000年10月31日14时45分,河南某石化厂机修车间一名女职工提着一带塑料柄挂钩的方形铁桶,到炼油Ⅱ催化粗汽油阀取样口下,打算放一些汽油作为清洗工具用,当该女职工将铁桶挂到取样阀门上,打开手阀放油不久,油桶着火。现场一技术员见状,迅速打开旁边的事故消防蒸汽软管,该女职工在消防蒸汽的掩护下,很快关掉了取样阀门,并和该技术员一起,用干粉灭火器和消防毛毡将火扑灭。 这是一起典型的由于阀门开度过大,汽油流速过快而导致静电荷积聚,静电放电产生火花而引发的事故,虽然现场扑救及时得当,没有让事态进一步扩大而造成危害, 案例2 2006年4月30日,某油运公司油罐汽车在某油库用鹤管灌装E10车用90号乙醇汽油过程中,油罐车灌装口突然起火。灌装工和油罐汽车驾驶员迅速利用放在灌装口附近及微机控制显示器房内的石棉被将火扑灭,未造成任何损失。   事故原因   这是一起静电荷积聚引发的火灾事故。 案例3 2012年3月27日,宁德福鼎市贯岭镇104国道旁,一家油墨厂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至露天堆放的20余桶醋酸乙酯原料,引发爆炸,危及厂房内的油墨成品和半成品。所幸,当地消防部门及时赶到,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案例4 2010年2月30日上午7点52分,金山区漕泾镇合展路188号上海凯兰达实业公司发生火灾,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火灾初步原因为该企业员工在生产开工前,做例行清洗准备工作时静电引起的火灾 案例5 2011年8月29日上午10时06分,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储油罐发生火灾。目前伤亡情况未知,据悉,事故原因是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发生静电起火引发爆炸。 案例6 2011年1月7日下午,中石油兰州石化303厂原料罐区石脑油罐发生闪爆着火事故。5人确认死亡, 兰州事故是由于裂解碳四罐泄漏,致使现场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喷出的可燃气体产生静电,引发爆炸着火。 案例7 2004年6月9日下午5点47分苯罐放置不规范 险些造成严重后果 ,根据消防部门初步调查,造成此次火灾的原因是一辆装有15吨化工原料的苯罐车在给立式储罐输料时,由于高温天气影响,再加上输料速度较快,产生静电并引发爆燃引起的。 平板电容器是由两块极板中间隔以绝缘材料组成的。电容器充电时,一个极板带正电荷,另一个极板带负电荷。而两块材料紧密接触和分离后,也是一边带正电荷,另一边带负电荷,与电容器具有类似的性质。 依据电学知识,电容器的电容C、电容器极板上的电量Q、电容器极板之间的电压U之间保持以下关系: (11-1) 式中 --电容,F; --电量,C; --电压,V :这两种材料构成平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其间电容为: (11-2) 式中 ε-- 平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F/m; S--平板面积,m2; d--平板间距离,m。 当然,两种材料分离时,其上正、负电荷多少有些回流而中和,电压比上面计算的要小一些。但是,其间电压仍可能有几千伏,还是相当高的。 当人体与大地绝缘时,由于衣服之间,衣服与人体之间,衣服与其他装置或器具,鞋与地面之间的接触--分离,人体可带上静电。在不同条件下,人体静电可能达数千至1万多伏。此外,人体由静电感应也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