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ppt
* 联想 联想:由甲想到乙的思维活动。形象联想、概念联想等。 联想小测试—— 路 理 德 具 喜 ( ) 拜 结 员 体 鱼 ( ) 木 石 场 疗 荷 ( ) * 想象 想象(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 (1)定义: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或感性形象,来设想、构思未知事物以及被创造的事物的形象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基本方式。苯环结构发现者凯库勒经历 (2)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爱因斯坦:“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郭沫若在科学大会上的讲话 * (2)直觉(灵感)思维 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 直觉是一种心理体验,有时称为灵感。它是主体的创造力突然达到超水平发挥的一种特定心理状态。在直觉与灵感中还包含使问题一下子澄清的顿悟。 * 大致包括三点含义: 对客观规律的深刻理解; 来自认识主体的经验的积累; 主体的理性认识与感性经验的共鸣。 “灵感”,在英语中有“启示”、“感悟”、“神的感召”的含义;在汉语中有“灵性的感悟”或“被感悟的灵性”的意思。 * 两个例子: 1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1666年剑桥闹瘟疫,老师学生都回家,牛顿回到乡下,后来发生了苹果落地的故事。 2 Kekule从梦(梦见六条蛇首尾相咬)中发现了benzene环状结构。他介绍经验说: “Gentlemen, Learn to dream.”你会从梦中发现真理。 爱迪生论灵感:发明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 爱因斯坦论直觉 对直觉大加赞赏的,首推爱因斯坦。他多次谈到“我信任直觉”: 1946年爱因斯坦在他67岁《自述》中,谈及概念、命题和感觉之间的联系时,他认为两者“纯粹是直觉的联系,并不具有逻辑的本性” 。 爱因斯坦在另一处还谈到,“物理学家的最高使命是要得到那些普遍的基本定律,由此世界体系就能用演绎去建立起来, * 要通向这些定律,并没有逻辑的道路;只有通向那种以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才能得到这些定律” 。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技工作者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 产生直觉的最典型的条件(贝弗里奇) “对一个问题进行一段时间专注的研究,伴之以对解决方法的渴求;放下工作或转而考虑其他;然后,一个想法戏剧性地突然到来,常常为先前竟然不曾想到这个念头而感到狂喜或甚至惊奇”。 这里以阿基米德的例子最为著名。 * 如何达到那种境界? 王国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录》) 第三境: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第一境为寻找方向,确定目标的阶段;第二境为刻苦攻读,努力钻研的阶段;第三境则进入佳境,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阶段。) * 直觉思维的特点 (1)引发的偶然性; (2)启示的瞬时性; (3)过程的情绪性。 费尔巴哈:灵感“是不会为意志所左右的,……是不会依照预定的日子和钟点迸发出来的。” * 如何捕捉灵感? 必要条件:辛勤的劳动,艰苦的思索,丰富的经验,广博的知识; 劳逸结合,一张一弛,触发灵感; 随时记录思想火花;爱迪生习惯于随时记下想到的每一个意念;有许多科学家也习惯于随身带着纸和笔,随时记下每一个闪电式的直觉。 * 3、 创造性思维方法 创造(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创造性思维是科学技术活动的核心和灵魂。20世纪以来,开始成为研究热点。 1、 创造性思维方法的形式 (1)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一切可能发现事物的新规律、新用途,创造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新产品(物质和精神)的思维形式。 * 创造性思维的分类 按科学思维的类型,狭义的创造性思维分为两种形态: 第一种:以非逻辑思维形式——想象、直觉和灵感等为主的创造性思维。 第二种: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创造性思维。 (不能否认逻辑方法的创造性,科学史上有大量事例说明逻辑思维具有创造性) * 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特征 广义的创造性思维方法有以下两个主要特征: 第一,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的辩证统一。 第二,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的优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动画片发展历程.ppt
- 中国医学史复习.doc
- 中国医疗上市公司.doc
- 中国十个领域蕴藏巨大商机.docx
-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杭州.ppt
- 中国原创动漫企业新型商业模式探讨.doc
- 中国古代、近代史部分试题.doc
- 中国古代史(全版)).doc
- 中国古代史专题六(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ppt
-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之名词解释.doc
- 2024电信职业技能鉴定能力检测试卷(必刷)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电信职业技能鉴定能力检测试卷附答案详解(名师推荐).docx
- 2024电信职业技能鉴定能力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精练).docx
- 2024电信职业技能鉴定自我提分评估【实用】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电信职业技能鉴定能力检测试卷(有一套)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电信职业技能鉴定能力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 2024电信职业技能鉴定能力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docx
- 大模型训练数据安全研究报告.docx
- 2024电信职业技能鉴定能力检测试卷审定版附答案详解.docx
- 2024电信职业技能鉴定能力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