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电视剧审美电影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戏曲电视剧审美电影论文.doc

二十一世纪戏曲的命运和出路——兼论戏曲电视剧的审美本体特征   在理论探讨上,平心而论,专家们发表了不少精辟的意见,包括戏曲电视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在内。但这些意见恐怕仍只是少数有识之士的意见,并未为广大戏曲工作者所重视和体认,因此他们缺乏紧迫感,显得因循守旧。另外,戏曲电视剧本体特征方面的论述,虽不乏精见,但也是零散的、甚至是感情式的,并未构建成一种理论体系。这也是戏曲电视化举步维艰、进展甚缓的重要原因。不妨说,我们在戏曲电视化方面仍然处在草创的摸索的阶段。让戏曲借电视这种现代媒体的强大优势重新回到广大观众中去,仍然只是一种主观上的良好愿望和构想。戏曲似乎离大众(尤其是广大青年一代)愈来愈隔膜、愈来愈遥远了。有人告诉我们:“戏剧的衰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无论是民间戏剧还是文人戏剧,它是我们这个时代,大众传媒时代的问题”,因此发出了“戏剧还能够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吗”的疑问,为了不至于太悲观,作者最后给中国传统戏剧指出了一条生路:回到乡村去!回到民间戏班去!在城市里,没人看戏。①我同意戏剧的衰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同意它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但大众传媒不应成为它的“克星”或对头。不错,中国传统戏曲的广大观众原本在乡村,戏曲向城市发展,向精致、高雅方向发展,是中国社会城市发达的结果。让戏曲回到乡村去,有充分的理由会延续它的生命,使之不致衰亡。但是,传统戏曲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其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色彩缤纷的地方风味汇成浓郁的本土文化特色,同样在城市大众中具有深厚的基础,难道我们不可以通过脱胎换骨的改造,使它的部分神髓融化到大众传媒中去,成为城市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从而延续它的某些基因?此外,我还“担心”,中国广大农村城市化进程正以惊人速度发展,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农村的界线正日益消失,一切城市应有的文明正迅速普及到农村。据报道,我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已完成90%以上,并将于2005年前全部完成。当广播电视普及到村村寨寨的时候,当信息高速公路开通到农村时,当村民们的闲暇被大众传媒时代的肥皂剧所填补时,他们是否也会变得对民间戏班不感兴趣呢?“可以说现在已经没有民俗艺术了,因为不再有什么东西能够被称为‘民俗’”,“和文化中心完全地隔绝绝不是民俗艺术的先决条件;没有一定数量的接触,乡村对文化产品的欣赏是不可能的。但是和城市直接为邻对民俗艺术是很危险的,通过现代的运输、电影、无线电、电视、画报和报纸,城市文化传播开来,不仅形成了完全的民主化,而且也形成了文化的统一性。在这面前,表达乡村民众天真无邪的艺术形式也不能幸免。在西方国家,之所以不再存在民俗艺术是因为城市的大众文化扩散在变化得太迅速,而使得乡村一直没有机会去发展他们自己的传统或者按照传统去改变他们所接受的东西。在这些国家中,无法阻止民俗艺术的消亡,大城市的群众艺术取代民俗艺术也势在必行。现在,乡村俗民们唱着城市中‘轰动’的歌而忘掉了他们自己的歌……”②这或许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呢!   其实,我和那位作者同样对当前电视上的戏曲节目不满意,只不过她对戏曲和电视联姻比较悲观,故而号召回到乡间去,而我则坚持传统戏曲要真正延续它的生命或其生命的一部分,电视化才是它最理想的出路。   戏曲电视化之所以进展缓慢,戏曲电视剧少有观众爱看,不是电视和戏曲水火不相容,而是从认识上、理论上、实践上仍然没有真正解决“化”的问题。   传统戏曲是怎样走向式微的?过去曾有人归咎于电视的出现。现在看来这至少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正如电影《西洋镜》中所表现的那样,电影出现以后,曾争夺了一部分戏曲观众,有人便认为是电影促成了戏曲的衰落。现在电影也处于全球化不景气状况,这似乎也没有挽救戏曲的衰微。我国出现电视是1985年,大面积普及电视还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其实,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生的人多不怎么爱看戏了,戏曲的衰落干电视何事?   戏曲的衰落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个显见的原因是传统戏曲从总体上讲已显得落伍,落后于时代。这一点在解放初已经意识到了。尤其是部分剧种从民间走向城市,进入剧场,经过职业艺人千锤百炼,其定型化程度愈来愈高,以至于陷入一种僵化凝固的模式,无论在题材、剧目、表现形式、审美观念哪一方面都显得陈旧落后,缺乏时代气息。一个与时代脱节的艺术品种注定了是没有出路的。于是主张编演现代戏,或用新的观念改编新编古装戏,并在表演上作相应改革创造,但这似乎也没有能拯救戏曲。而且,同是大量写历史题材、编演古人古事的电视剧不也一样受欢迎吗?为什么有着表现古人古事得天独厚优势的戏曲,观众反而不领情呢?   我认为,仅仅从戏曲内部找原因,而不联系一个艺术品种生存的客观社会条件,是无法寻求答案的。   任何一个艺术品种的产生、生存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文化甚或政治的背景和条件,戏曲也不例外。戏曲本是农业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