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7-)2.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7-)2.pptx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7—2000)--2;第一章 现代小说(2);(2)浪漫抒情派小说:忠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标举自我情绪的审美表现。(创造社、浅草-沉钟等)。 代表作家:郁达夫、郭沫若、张资平、冯沅君等。 其他还有庐隐、陶晶孙、方贻德、叶灵凤、周全平、陈翔鹤、陈炜谟等。 ;二、30年代小说(1928——1937) 20年代是抒情的时代,30年代是叙事的时代。 30年代小说发展的重要课题是在借鉴外国文学与继承民族化的思索中构建现代小说。 小说创作走向成熟: 中长篇小说数量多; 创作题材扩大; 作家的审美意识和主题开掘进一步深化; 小说与社会、时代结合紧密,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小说进入了一个新的多元发展阶段。政治与商业对小说的创作影响增大。形成了以左联为核心呼应“红色的30年代”的左翼文学; 远离党派与商业的京派文学; 与商业和最接近读书市场的海派文学几大创作阵营。 大家除鲁迅外,茅盾、老舍、巴金等先后发表了长篇巨著,一大批青年小说家锐意登上文坛。;按小说创作者分: 左翼作家、京派作家、新感觉派作家、东北作家群等。 整体上看,30年代的小说社会时代感增强,社会生活的包容量增加,现实主义倾向加大,创作手法呈现出多样化,地域色彩浓厚。 ;1、左联和左翼小说 以左联作家为主要阵营创作的革命现实主义小说。其中以茅盾为首的社会剖析小说是其主要代表,对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小说影响巨大。 代表作家有蒋光慈(“革命加恋爱”小说 )、洪灵菲、阳翰生、丁玲、胡也频、柔石、张天翼、叶紫、沙汀、艾芜、吴祖缃、李劼人、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等。;2、京派小说 30年代活跃在北平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主要是处于浓厚学院氛围的知识分子,创造精神、心态和审美追求上有相对一致性,政治意识淡化,追求艺术独立性,创作上一方面反映了西方的民族观念和现代意识,一方面与时代性较强的尖锐的社会冲突保有距离。往往以“乡下人”的眼光,在乡村与城市的比照中建立自己的审美天地。作品多有乡土气息,具有乡野的质朴之美。 主要作家:废名、沈从文、朱光潜、萧乾、李健吾、梁宗岱、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芦焚、林庚、林徽因等。 京派作家的鼻祖是废名,成就最高者是沈从文。;创作共性: 1、 多写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题材:避开政治,以文化观照和表现最普通的中国人生。创造多带有怀旧色彩和平民性,对原始、质朴的乡风民俗和平凡人生方式取认同态度。 2、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倾向。追求中和之美。善于从平凡的人生命运中细加品味,挖掘其中的诗意,寄托一定的文化理想,作品有一种和谐、圆融、静美的境地。 3、自觉的文体追求--成熟的小说样式。讲求文章之美,通过作家人生体验的融入、散文化的结构和笔调,以及牧歌情调和地域文化气氛的营造,将对乡土经验的眷念和传统回归的渴望,用极具诗意的体式表现。 ;京派文学的艺术成就: 美学观念的探讨; 小说的散文化和抒情形式的成熟表达,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成熟的抒情和讽刺体样式。 朱光潜 李健吾 林庚 萧乾 ; 3、海派小说和新感觉派小说 (1)海派——海派小说是在消费文 化和商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文学 样式。承续了鸳鸯蝴蝶派文学商 业价值传统,但又超越单纯媚俗 的为文态度,在文学形式和审美 观念上更加符合现代市民欣赏的 需要和现代文学 发展的趋势。 为迎合消费需要,作家多集中在 现代性爱和肉欲的描写上。代表 作家有张资平、叶灵凤、曾虚白等。; 2、新感觉派 海派在30年代发展成为新感觉派(第二代海派)。 新感觉派活跃于30年代,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小说流派。作品主要关注和表现人的本能欲望,尤其是性爱与文明的冲突以及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强烈反差所造成的人格分裂的痛苦。 20年代末期,上海白色恐怖的政治环境,造成青年的苦闷情绪和悲哀情怀,精神的失落;加上上海都市文化的开放性和殖民性,是新感觉派发生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 代表作家有:施蜇存、刘呐鸥、穆时英、黑婴、徐霞村、叶灵凤等。;第二节 叶灵凤 《鸠绿媚》;早期小说代表作《女娲氏之遗孽》,以沉痛、缠绵的笔调写一个三角恋爱的悲剧。 散文小品很有特色,平淡而意味隽永。作品有《天竹》、《读书随笔》、《香港方物志》等。 他的中外读书随笔以渊博的学识,精心的剪裁和简洁的文字见长。有关香港掌故和风物的《香港方物志》,既是科学小品,又是文艺散文,作者希望“将当地的鸟兽虫鱼和若干掌故风俗,运用自己的一点贫弱自然科学知识和民俗学知识… 用散文随笔形式写成”,文章写的平易亲

文档评论(0)

rewfd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