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宇煤矿8#煤层井田开拓开采与矿井通风设计
姓 名: 郭玉岗
学 号 专 业:矿井通风与安全
学 院:太原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站 点:(西山教委站)
宇煤矿8#煤层井田开拓开采与矿井通风设计
摘要
本设计主要对矿井概况、井田开拓方式、采区巷道布置、矿山基本巷道、矿井通风设计、煤矿灾害防治等六章进行了设计,其中以矿井通风为重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和计算,附有图纸。灾害防治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必要前提,因此在设计的最后专门编写一章对其进行阐述。井田开拓方式:斜井开拓,倾向长壁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法。矿井采用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的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局部通风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主通风机通风方法为机械负压抽出式通风。
关键词:井田开拓;矿井通风设计;采区巷道布置
目 录
第一章 矿井概况 1
1.1井田自然概况 1
1.1.1交通位置 1
1.1.2河流水系 1
1.1.3气象及地震情况 1
1.1.4矿井供电 1
1.1.5矿井供水 2
1.1.6井田内小煤窑开采情况 2
1.2井田地质 2
1.2.1地层 2
1.2.1.1.奥陶系中统峰峰组 2
1.2.1.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 3
1.2.1.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 3
1.2.1.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3
1.2.1.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 4
1.2.1.6.上第三系上新统保德组 4
1.2.1.7.第四系中上更新统 4
1.2.2构造 5
1.2.2.1.F44正断层: 5
1.2.2.2.F57正断层: 5
1.2.2.3.F58正断层: 5
1.2.2.4.F94正断层: 5
1.3 煤层特征 6
1.3.1 含煤地层及含煤性 6
1.3.1.1山西组 6
1.3.1.2.太原组 6
1.3.2可采煤层 6
1.3.2.1.2+3号煤层: 6
1.3.2.2.4号煤层: 6
1.3.2.3.8号煤层: 7
1.3.2.4.9煤层: 7
1.3.3煤质 7
1.3.3.1.煤的物理性质 7
1.3.3.2.显微煤岩特征 8
1.3.4.煤类 8
1.3.4.1.2+3号煤层 8
1.3.4.2.4号煤层; 8
1.3.4.3.8号煤层: 8
1.3.4.4.9号煤层: 9
1.3.5煤层顶、底板特征及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性 9
1.3.5.1煤层顶、底板特征 9
1.3.6瓦斯 9
1.3.7煤尘爆炸性及自燃倾向性 9
1.3.8地温、地压 9
1.4井田水文地质 10
1.4.1地表水 10
1.4.2井田主要含水层 10
1.4.2.1.中奥陶统灰岩岩溶含水层 10
1.4.2.2.太原组砂岩、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 10
1.4.2.3.山西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11
1.4.2.4.石盒子组砂岩裂隙水层 11
1.4.2.5.上第三系上新统和第四系全新统、中上更新统含水层 11
1.4.3 隔水层 11
1.4.3.1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隔水层 11
1.4.3.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隔水层 11
1.4.4充水因素分析 12
1.4.4.1构造对矿床充水作用的影响 12
1.4.4.2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动态关系 12
1.4.4.3地下水的补、迳、排条件 12
1.4.4.4可采煤层充水因素 12
1.4.4.5矿井涌水量 13
1.4.4.6水文地质类型 13
1.4.4.7供水水源 13
第二章 井田开拓 14
2.1 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 14
2.1.1 井田境界 14
2.1.2资源/储量 14
2.1.3安全煤柱及各种煤柱的留设与计算方法 17
2.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8
2.2.1矿井工作制度 18
2.2.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 18
2.2.3矿井服务年限 18
2.3井田开拓 18
2.3.1井田内地质构造 18
2.3.2井田开拓方案 19
2.3.2.1工业场地位置的选择 19
2.3.2.2井筒布置 19
2.3.3井田开拓方案 20
2.3.4.开拓巷道布置 20
2.3.5井口数目和位置的选择 20
2.3.6水平划分及阶段垂高的确定 20
2.3.6主要运输大巷及总回风巷道的布置方式和位置选择 20
2.3.8矿井各水平、煤层、上下山和采区的开采顺序 21
第三章 采区布置及装备 22
3.1采煤方法 22
3.1.1采煤方法及采煤工艺 22
3.1.1.1采煤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22
3.1.2.采煤方法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二期工程建设环境分析评估评价报告.doc
- 松桃苗族自治县苗生态移民建设项目立项投资建设可行性报告.doc
- 苏州凯宾斯基大酒店三维演示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毕业(设计)论文.doc
- 苏州市餐厨垃圾处理工程项目立项投资建设可行性报告.doc
- 塑料制品项目环境评估评价报告(聚丙烯、abs制品).doc
- 塔吊专项施工方案报告书--预应力管桩.doc
- 胎膜早破的观察及护理--毕业(设计)论文.doc
- 太阳能电动汽车发展前景与运用分析-学士-学位论文.doc
- 太阳能发电设备直驱式液压系统--毕业论文设计论文.doc
-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系统非供热季运行参数的试验与模拟--毕业(设计)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