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波希米亚人”与“老克腊”——审美文化与经济利益的关系研究.doc
“波希米亚人”与“老克腊”——审美文化与经济利益的关系研究
P style=MARGIN: 0px 10pt; TEXT-INDENT: 20pt; LINE-HEIGHT: 150?一、问题的提出
P style=MARGIN: 0px 10pt; TEXT-INDENT: 20pt; LINE-HEIGHT: 150?审美文化是人类全部文化活动的一部分,而经济活动同样是人类的文化活动。抽象地看,作为人类文化活动整体中的两个方面,这二者之间相互发生联系和影响应当说是很正常的。事实上,上古时代的人们也的确认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生产活动和满足审美需要的艺术活动之间并不存在什么严重的矛盾冲突。苏格拉底和西庇阿斯在谈论什么是“美”时,就把美女和汤罐放在一块儿比较;古拉丁语中的“艺术”(ars)这个词则把今天所说的审美的艺术同满足物质需要的生产技艺都归在一起;而中世纪的“七艺”中,实用的算术、几何与审美的修辞、音乐也都是列在一起的。中国上古时代关于审美的艺术与实用的技艺之间关系问题也有相似的看法。按照孔子“尽善尽美”的要求,审美和功利至少应该是统一的。如果美女和汤罐都可以称为美,那么要在审美活动和满足物质需要的功利活动之间划出一条鸿沟来也就不那么容易了。
P style=MARGIN: 0px 10pt; TEXT-INDENT: 20pt; LINE-HEIGHT: 150?然而另一方面,审美需要与物质利益的矛盾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有一句批评罗马人的话:“当这种铜锈和贪得的欲望腐蚀了人的心灵,我们怎能希望创作出来的诗歌还值得涂上杉脂,保存在光洁的柏木匣里呢?” 这句话大概可以作为关于批评文学与金钱关系的千古名言。至于中国晚清诗人龚自珍的诗句:“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更是对以谋生为目的的写作所发的诛心快论。总之,认为文学的精神价值与商业利益的追求是对立甚至不相容的,这基本上可说是经典的文学价值观念。这个问题在中国当代的再度发生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事。到了90年代前期,在文学界和文学批评界发生的关于“抵抗投降”的号召和“人文精神”讨论,所关注的问题仍然涉及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与商业利益追求的矛盾。
P style=MARGIN: 0px 10pt; TEXT-INDENT: 20pt; LINE-HEIGHT: 150?显然,审美活动与经济活动的关系问题是个由来已久的复杂问题。从历史上看,这个问题的发生是源于对人的经济利益追求和审美追求这两种需要的评价问题。从中国先秦时代的哲人们关于这个问题的谈论来看,会发现存在着相当不同的认识。如果就老子“五色令人目盲”、墨子“非乐”、韩非子“买椟还珠”等等说法来看,应当说存在着一种认为审美需要低于物质利益需要的功利主义观点。不过就儒家关于“义”、“利”之辨的观念而言,认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一种低层次的人格境界(即孟子所谓“小人喻于利”的观点),这是比较传统的观念。中国社会历史上普遍存在的 贬斥牟利活动的“贱商”意识可以说就是这种价值观念的表现。当然,“贱商”意识并非中国文化独有的东西。按照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的观点,“惟利是图”其实是任何一个文化中都会有的意识,但只有在新教文化中才会有合理地、诚实地赚钱的观念。换句话说,在资本主义之前的大多数文化中,对经济利益的需要普遍地被视为是应当受约束的不道德的需要。
P style=MARGIN: 0px 10pt; TEXT-INDENT: 20pt; LINE-HEIGHT: 150?另一方面,对审美需要的看法则更为复杂。在古希腊的哲人中,亚里士多德是认为审美活动具有道德性的代表。他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人们熟知的“卡塔西斯”说,即认为在悲剧欣赏中唤起的审美情感(他称之为“怜悯与恐惧之情”)可以对人的精神品格发育起到一种有益健康的陶冶作用。 至于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人们通常认为他反对具有情感感染力的审美艺术,理由是这类艺术激发的情感是不道德的,会导致哀怜癖或幸灾乐祸的不健康心态。但实际上柏拉图对审美情感是有区分的。他认为最高境界的审美是灵魂对神性的领悟,是一种神圣崇高的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道德性观点,还是柏拉图的超越性观点,总归在一点上是相同的,就是都肯定了审美活动是比牟取经济利益的商业活动更高尚的文化活动。
P style=MARGIN: 0px 10pt; TEXT-INDENT: 20pt; LINE-HEIGHT: 150?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同样可以找到类似的观点。儒家主张美与善统一和“文以载道”的观念强调的就是审美活动的道德意义。自魏晋南北朝以后,士人阶层的审美活动所关注的“神”、“韵”、“风骨”、“气象”、“兴趣”乃至“书卷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WTO与财政支农.doc
- “先天性”与“必然性”----克里普克对康德的错误“发展”.doc
- “艾罗斯特拉特”:跳出人类来审视人类的范本.doc
- 一个梦的分析.doc
- 一个神话学的个案研究.doc
-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成本-收益分析.doc
-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识别体系研究.doc
- 两种审美主义变体及其互渗特征.doc
- 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成长与目前情势.doc
- 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doc
- 关于请求易地扶贫搬迁的申请大全.docx
- 国防安全演讲稿.docx
-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新质教学课件(配2025年秋改版教材).pptx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新质教学课件(配2025年秋改版教材).pptx
- 2023年三亚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中关村实验室清华大学国防科大2025网络空间测绘技术白皮书139页.pdf
- 汽车电子行业系列报告之激光雷达篇激光雷达星辰大海国产供应链初长成-22011129页.pdf
- 非公路轮胎行业深度报告OTR轮胎需求盈利双高轮胎蓝海市场-23031718页.pdf
- 电子行业深度报告自动驾驶加速驶来车载激光雷达开启百亿蓝海市场-22011734页.pdf
- 电子行业佰维存储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研究报告专注存储蓝海一体化解决方案龙头-22121292页.pdf
最近下载
- 全国行测真题及答案.doc VIP
- 海信冰箱BCD-565WT用户手册说明书.pdf
- 第11讲计算题-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题精编(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研发项目周报-模板.docx VIP
- 首届不动产登记技能大赛试题库-1不动产登记法律制度政策.docx
- 华三H3CIE RS+面试宝典.pdf
- 《产科危急重症早期识别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四川省巴中市小升初英语真题1(含答案).pdf VIP
- 第一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 VIP
- -化学-高一-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用途广泛金属材料-.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