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诗论》的题材和作者.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学勤:《诗论》的题材和作者.doc

李学勤:《诗论》的题材和作者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在2001年末出版之后①,海内外许多学者都沉浸于其中《诗论》的读释研索,并准备组织若干研讨会,对这篇十分珍贵重要的文献进行讨论。我在学习上博诸先生成果之余,也想提出一些陋见与大家商榷,初步想写三篇小文:一篇是《〈诗论〉简的编联与复原》②,试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拚排残简,作出分章释文。其次即本文,说明《诗论》文例同孔门七十子及其弟子的某些著作相类,从而推测可能的作者。还有一篇是《〈诗论〉与〈诗〉》③,由简文看当时的《诗》,并和今传本比较。 在《〈诗论〉简的编联与复原》中,我将《诗论》共29号简,按照文句之间、各章之间语意和位置的关系,分为4组,然后寻找各组间最佳的排序,也考虑到一部分简首尾皱缩脱字的现象,由此推想原简不少于23支。依此做出的编排,是简数最少的方案,能体现简文自国风二南到颂的叙说次第,似可供读者参考。为了方便,现将初步的分章释文附于本文后面,以下的论述便从这一释文出发。不妥之处,敬希方家指教。 我想在这里强调的,是这篇《诗论》是有严密组织和中心主旨的论文。大家知道,《诗》固然有的出自民间,有的成于庙堂,在当时已居六经之列。孔门论《诗》,必有着思想的涵义。《书·舜典》已云:诗言志,歌永(咏)言,声依永(咏),律和声。儒家《诗》学由此引申,故《诗序》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吠之不足,故永(咏)歌之,永(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对照《诗论》所载: 孔子曰: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意。 观点全然一贯。《诗论》这一篇论文,正是从这种角度论《诗》,并涉及性、情、德、命之说,可与同出《性情论》(郭店简《性自命出》)等相联系。有关这些问题,容另文详论,这里先就《诗论》的组织结构,作一探讨。 如果我们的分章释文是可取的话,《诗论》简文可分为十二章。 在十二章中,第二、六两章都冠有孔子曰,而且看来全章都肯定是孔子的话。如第二章:孔子曰:吾以《葛覃》得氏初之诗,以下有吾以《甘棠》得宗庙之敬,〔吾以〕□□〔得〕币帛之不可去也,吾以《?m杜》得爵〔服〕……,四语互相比次,吾都是孔子自称,非常明显。 第六章也是这样,孔子列举《宛丘》、《猗嗟》、《?鸠》、《文王》《清庙》、《烈文》、《昊天有成命》七篇,反复评论,其间吾也必是孔子自称。 第十二章即上引诗亡隐志一条,语意似已完备,可能孔子就讲了这么多。假如是这样,自然没有别人的话在内,但这一点无法确定。 还有第九章,开头也是孔子曰,下面若无整支缺简,孔子的话一定很简短。不过这一章也可能接在第八章后面,详见下论。 从第三章到第五章,只有第三章首冠以孔子曰,以下是否还有,缺损太多,不能知道。看第五章的第二十三简有: 《兔?》其用人,则吾取…… 很像也是孔子所说。把这三章看成是孔子的话,或许不会大错。 第一章开头是: 《关睢》之改,《?湍尽分?保?逗汗恪分???度党病分?椋?陡侍摹分??报),《绿衣》之思,《燕燕》之情,曷?曰:童而皆贤于其初者也。…… 这显然是在对《关睢》之改等七句进行阐释。这样的文例,可参照郭店简《成之闻之》 下列文句: 《君?]》曰:惟冒丕单称德,曷?言疾也。 《君?]》曰:襄我二人,汝有合才(在)言,曷?道不悦之词也。 槁(乔)木三年,不必为邦基,曷?言富(逼)之也。 《大禹》曰:余(舍)才(兹)宅天心,曷?此言也,言余(舍)之此而宅于天心也。 昔者君子有言曰:圣人天德,曷?言慎求之于己而可以至顺天常矣。 《康诰》曰:不还〈率〉大??〈戛〉,文王作罚,刑兹亡赦,曷?此言也,言不敦大常者,文王之刑莫厚焉。 《诗论》下面第七章还有: ……〔帝谓文王,予〕怀尔明德,曷?诚谓之也;有命自天,命此文王,诚命之也。 所有这些都不难看出,有曷字前面都是前人所说,或系《诗》、《书》,或为成语,无一例外。 因此,《诗论》的《关睢》之改云云,也只能为前人所说,不是作者的话。假设这些话来自孔子,后面的论述就不能属于孔子。 第七章的情形尤为清楚。在上引诚谓之也,诚命之也等语下面,有: 孔子曰:此命也夫!文王虽欲也,得乎? 等语,容易明白,诚谓之也二句都不出于孔子之口。 第八章也没有孔子曰。这里可以有不同理解,如将第九章接于第八章下,其文例便同于第七章,也就是说作者引孔子的话。但由于第九章孔子所言已缺,不能作出判断。无论如何,第八章很难视为孔子所言。第十一章情形,与第八章相同,没有孔子曰字样。 第十章前云: 〔孔子〕曰:诗其犹平门与? 同下面的文字并非一体,看来也是引文。?饷穸?V??溆眯慕?稳?等语,则是作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