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掺合料对混土疲劳性能的影响及机理.pdf

矿物掺合料对混土疲劳性能的影响及机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物掺合料对混土疲劳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摘要 作为矿物掺合料的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副产品在混凝土材料中的应用除了减少能源、资源消耗 及生产成本外,还减轻粉煤灰、矿渣的排放对环境带来的负荷,这不仅有利于水泥混凝土工业的可 持续发展,而且还能够改善和调节混凝土材料从制备到使用过程中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尤其能 够显著改善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能。因此,粉煤灰、矿渣在混凝土材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矿 物掺合料的混凝土不可避免地应用于各种承受重复性荷载作用的结构中,如承受交通荷载作用的机 场道面、公路的路面及桥梁的路面结构,承受波浪荷载的海洋、海岸结构等。因而,研究矿物掺合 料对混凝土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研究了磨细矿渣、粉 煤灰在不同掺量情况下对混凝土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在分析混凝土疲劳损伤机理的基础上,建立 数学模型描述混凝土基体和界面过渡区对疲劳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矿渣、粉煤灰对混凝土材料组 成、结构的影响,研究了组成、结构参数与疲劳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及矿物掺合料对疲劳性能的影 响机理:提出了以改善混凝土材料疲劳性能为目的的矿物掺合料的使用原则,并就大掺量矿物掺合 料条件下配合比关键参数一水胶比的设计进行了研究。 矿物掺合料对混凝±疲劳性能的影响 测试了6配合比混凝土的抗弯疲劳性能(三分点加载, 比O.35。在此基础上,固定砂率与水胶比,粉煤灰按30%,50%的质量分数,矿渣按30%,50%, 试验结果表明:疲劳寿命随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变化趋势与应力水平贿关。当S≤O.80时,疲劳 寿命Ⅳ随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增加而增加;当S0.80时,疲劳寿命随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增加而下降。根 之间。而且疲劳强度折减系数具有随矿物掺合料掺量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 土的疲劳强度折减系数显著增大。矿物掺合料掺量较低时,应力水平鸡疲劳寿命的对数值lgⅣ基本 上呈现良好线性关系。但当矿渣掺量达到80%,粉煤灰掺量达到50%时,在擘司.85与S=0.80之间 的线段斜率明显不同。使整个连线出现了一个平缓的台阶。在同一级应力水平下,疲劳寿命近似服 从两参数威布尔分布,建立了基于两参数威布尔分布的概率疲劳方程,95%保证概率下各配合比混 凝土的抗弯疲劳强度折减系数在O.518~0.648之间。不同矿物掺合料掺量混凝土的娶Ⅳ方程及S-P-N 方程为相关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矿物掺合科对混凝土疲劳性能的影响机理根据低周高幅、高周低幅疲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材 料疲劳破坏机制及损伤发展过程的不同,相应地将IgN_3所对应的低周疲劳区域定义为基体开裂控 dominant 制区(matrixcracking crackingdominant 面过渡区内裂缝发展占主导地位过渡,将其定义为过渡区(transition region)。为定量描述基体、界面 与疲劳性能之间的关系,引入了基体和界面过渡区对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因子五、正,提出了描述与 基体、界面区过渡区结构有关的基体性质及界面过渡区性质对疲劳性能影响的指数肘和,,并推导了 数学模型描述^、五随lgⅣ的变化趋势,分析了矗^,曲线产生两种类型的非线性现象的原因及条件。在 单对数线性疲劳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基体和界面性质影响的疲劳方程,即 S=A一{i-i0(IgN)+M。【l一,9(19N)]}lgN·{(中口(,)=1/11+P一“’‘’1。 为研究材料组成、结构与疲劳损伤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采用选择性溶荆溶解法测定了矿 物掺合料的反应程度,采用DSC.1.G测试了矿物掺合料掺量不同的浆体中非蒸发水及Ca(OH)2数量, 应用MIP技术得到了不同矿物掺合料掺量浆体的孔隙率和孔径分布,采用SEM观察了混凝土中界面 过渡区的结构并应用EDXA的线扫描功能研究了Ca和si在基体和界面中的分布,应用纳米压痕技术 (∞no.ind∞tation)测试了不同矿物掺合料掺量混凝土中真实界面过渡区的弹性模量和纳米压痕硬度 的分布。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矿物掺合料对体系非蒸发水量的影响取决于其对非蒸发水量的正、 负效应的叠加,矿物掺合料对体系中非蒸发水量的影响导致孔隙率的变化,进而引起基体结构、性 质的变化,对材料的疲劳性能产生影响:基于浆体孔隙率是初始充水空间被水化产物填充的结果以 及非蒸发水量与水化产物数量之间的关系,定义了o=(JPrP)/%为填充系数,根据孔隙率测试的结果 可知,c,和矿物掺合料的种类有关,对于同一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