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病毒性疾病的药物治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章病毒性疾病的药物治疗..ppt

第二十二章 病毒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现有危害严重的病毒性疾病尚未得到很好控制; 新的病毒性疾病不断发现和证实. 病毒性肝炎 艾滋病 带状疱疹 SARS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多种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 分型 已被确认的病毒性肝炎有五型: 甲型(HA) 乙型(HB) 丙型(HC) 丁型(HD) 戊型(HE) 其他新型“肝炎病毒” 1994年有学者提出己型肝炎病毒(HFV),时至今日HFV的分离未获成功,也无特异性诊断方法。 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和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 2000年,意大利学者提出SEN病毒(SEN virus,SENV)。 危害 世界范围流行,我国是高发区,尤其甲肝和乙肝 流行病学 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全国传染病之首。 甲、戊型肝炎占50%;乙肝占25%;丙肝占5%;戊肝和其它型肝炎占10%。 HBV携带率为9.75%,其中约1.2亿人长期携带。 每年仅死于乙型肝炎及其相关慢性肝病的人数达到100万,其中1/3发生在中国。 HBV感染后转归 病因 按传播途径分: 1.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甲型和戊型,发病有季节性,可引起爆发流行,不转为慢性。 2.主要经血液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无季节性,多为散发,易转为慢性,少部分可发展成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传播途径 乙肝病毒可通过各种体液排至体外,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唾液、乳汁、月经、泪液、尿、汗等。 乙肝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 ①母婴围产期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分娩时接触母血或羊水和产后密切接触引起。 ②医源性传播:输血、血浆、血制品或使用污染的注射器针头、针灸用针、采血用具。 ③密切接触传播(伤口感染):通过性接触或破损的皮肤粘膜造成的密切接触传播。   传播途径(慢性型) 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血制品及伤口感染。本病约占输血后肝炎(输血传播病毒肝炎(TTV))的70%以上。 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静脉注射毒品、男性同性恋、娼妓和经常应用血制品或肾透析患者,为本病的高危人群。 五个型别肝炎危害比较 甲、乙两型最为常见,乙型危害最为严重。 丙型慢性化比例高。 乙型和丙型慢性化是肝癌最主要的原因。 戊型常引起水型爆发流行。 丁型伴随乙型发生,可加重病情,促进慢性化。 五个型别肝炎间无交叉免疫,可合并发生。 发病机制 甲肝:HAV直接破坏和免疫因素 乙肝:免疫反应 丙肝: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 丁肝:免疫反应 戊肝:细胞免疫反应 病理变化相似:肝细胞变性坏死、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等。 临床表现 潜伏期 HA 30天(15—45) HB 70天(30—180) HC 50天(15—150) HE 40天(10—70) 甲与戊肝表现相似,发病急,发热多,黄疸型多,有急性,暴发型和淤胆型,少有慢性 乙和丙肝临床表现相似,丙肝略轻,起病缓,常无发热,除急性、重型、淤胆型外,有慢性,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临床表现 (一)急性肝炎 1.急性黄疸型肝炎 黄疸前期(5—7天): 乏力 消化道症状 少数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血清病样表现 临床表现 (一)急性肝炎 1.急性黄疸型肝炎 黄疸期(2—6W) 黄疸;肝脾肿大,触痛; 肝功异常:ALT升高,BIL升高。 恢复期(2W—4M) 黄疸消退 症状消失 肝脾和肝功恢复正常 临床表现 (一)急性肝炎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无黄疸 症状轻 起病较缓慢、肝脾肿大、肝功异常。 临床表现 (二)慢性肝炎 乙肝和丙肝 病程6月或发病日期不明而临床有慢肝表现者 轻度:轻度症状和体征,轻度肝功异常。 中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症状重,肝脾肿大,肝掌蜘蛛痣、 肝病面容。 临床表现 (三)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 诱因:过劳,营养不良,过度饮 酒,应用损肝药物,妊娠, 感染。 特点:病后10天内,有重型肝炎症 状,肾功不全加脑病。 临床表现 (三)重型肝炎 2.亚急性重型肝炎 特点:起病10天以上,急性重型肝炎 的症状和体征,肝性脑病发生 在疾病的晚期。 (三)重型肝炎 3.慢性重型肝炎: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病史、体征,亚急性重型肝炎的表现。 4.淤胆型肝炎:

文档评论(0)

我的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