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五中初语文练习四
2010—2011学年下学期初三语文练习四
2011年北京中考语文俗语解析
1、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走一百里路,走到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艰难。多用来劝勉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2、磨刀不误砍柴工:意思是在刀很钝的情况下,严重影响砍柴的速度与效率,在砍柴前虽然费一些时间来磨刀,并不立即去砍柴,但一旦当刀磨得很快,砍柴的速度与效率会大大提高,砍同样的柴反而用时比钝刀少。比喻在准备工作中花点时间,不会耽误工作。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出自《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比喻记取以前的经验教训,可作为以后做事的借鉴。
4、玉不琢不成器:出自《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5、独木不成林:出自汉·崔骃《达旨》:高树靡阴,独木不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6、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出自《鹖冠子·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原指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的、暂时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到事情的全局、主流及本质。7、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8、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9、吃一堑,长一智——堑:壕沟,比喻困难、挫折。受一次挫折,增长一分见识。
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11、初生牛犊不怕虎——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无所畏惧。
12、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受了别人的一滴水这样小的恩惠就应当以涌泉一样的恩情还人。
13、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14、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指只要肯下决心去做,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15、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到需要有所有的时候才悔恨只懂那一点点
16、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都去拣柴,柴多,火就旺。比喻人多力量大
(新增)
17、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18、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局者:指下棋的人。比喻当事人往往容易糊涂,旁观的人反而看得清楚明白。
1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培植,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20、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谓当地资源可以养活当地的人。
中考50个易错字音
1庇护 2颠簸 3刹那 4惩罚 5处理 6相处 7订正 8氛围 9符合 10滑稽 11侥幸 12颈椎 13倔强 14 强迫 15唠叨 16流露 17分泌 18脑髓 19怪癖 20祈祷 21坎坷 22翘首 23倾斜 24仍然 25折本 26妥帖 27字帖 28巢穴 29膝盖 30炫耀 31细菌 32游弋 33允许 34暂时 35憎恶 36脂肪 37魁梧 38脊梁 39着落 40教诲 41拮据 42刊载 43装模作样 44锐不可当45刚正不阿 46斤斤计较 47迥然不同 48自给自足 49载歌载舞 50牵强附会
议论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你有资格玩吗》,完成下面各题。
你有资格玩吗
刘墉
①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尚在世的时候,我有一天跟他同桌用餐。
②冷盘端上来,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熏鱼。“冰糖肘子”端上来,他又说不能碰,因为里面加了冰糖;“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是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
③最后,端上“八宝饭”,我猜他一定不会碰了,没想到梁先生居然大笑道:“这个我要。”朋友提醒他:“这个有糖又有饭”。
④梁大师则笑说他早知道,就因为早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前面特别节制。“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
⑤转眼过去三十多年了,但我时常想起梁实秋先生的这段话。我发现许多伟大的人,都因为他们节制自己,集中力量在特定的事物上,而有杰出的成就。
⑥功课表现好的学生也一样,最近报上刊登大学学测榜首的学生,都说他们常常打电玩,而且天天上网。当记者问他们怎么还能成绩那么好的时候,答案是专心——玩的时候,尽情放松自己,回到课业则全力以赴。
⑦可不是吗?
⑧每个人的时间都一样,智商也不会差到哪里去,那些既能玩,又能读书的人,都有个本事,就是他们在玩耍之前先有个计划,如同梁实秋先生决定到最后要吃八宝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