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上传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发展心理学上传课件.ppt

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课程教学目的:使学生通过心理学历史知识的学习,了解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和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扩大心理学的视野,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素养,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的方法,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评判能力,从而为心理学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3.教学基本要求: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掌握前人在心理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发现和重大成就,前人对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各种争论及其发展趋势的预见,理解掌握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发展脉络。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心理学发展的内在发展规律,掌握各家流派形成和发展,代表心理学家的主要观点。 站在历史的角度比较、分析各流派观点,辩证的看待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成绩考核方法 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 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和作业,占总成绩的20﹪ 2、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占总成绩的80﹪。 试题类型: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阅读书目 1、黎黑(Leahey):《心理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第1版;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版。 阅读书目 2、赫根汉(Hergenhahn):《心理学史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版 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 阅读书目 11、黄希庭:《现代心理学理论流派》, 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07 12、http://psychclassics.yorku.ca/ 心理学史上的经典著作英文网站。 13、/~warren/today.html 心理学史上的今天英文网站。 14、 /research/iep/westtime.htm 西方哲学年表 15、/history/welcom.htm 提供100多个对心理学作出过贡献的个人名单 16、http://www.yorku.ca/dept/psych/classics/可链接与心理学史有关的在线文件 17、 美国心理学会官方网站 绪论 温馨提示: 教学目的 理解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及心理学史发展的动力和条件,掌握学习心理学史的方法。理解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及心理学史发展的动力和条件。学习心理学史的方法。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 绪论 一、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界定 心理学的定义随着心理学家关注焦点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目前对心理学的通常定义是: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历程的科学。 心理学是人类理解自我的探求,是人类在探索自然规律的同时,不断认识自我和人性奥秘的努力。 (二) 心理学中的永恒问题 当今心理学试图回答的问题往往是它产生时就想要回答的那些问题。永恒的问题有: 1、人性的本质是什么? 心理学范式首先要提出关于“人性”本质的假设。如人类行为是自由选择的还是被决定了的? 2、心身关系问题: (1)一元论者(monists):那些认为只有一种“实在”的人。 A、唯物论者(materialist):那些认为宇宙中的一切,包括心理事件都是物质性的人。 B、唯心论者(idealist):那些认为终极实在是由观念或知觉构成的人。 (2)二元论者(dualist): 任何认为人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的(身体),一个是精神的(心理)——的人。 二元论的类型有: A、相互作用论(interactionism): 主张心理影响身体,身体也影响心理。心理能够激发行为。 B、突现论(emergentism):主张心理过程产生于大脑过程。有两种形式: 突现论的相互作用论:认为一旦心理状态产生,那么它们就能影响随后的脑活动和行为。 突现论的另一种是“副现象论”。 C、副现象论(epiphenomenalism): 认为心理事件产生于脑活动,但是心理事件与随后的行为无关。它只是大脑过程的一种副带现象。 D、心身平行论(psychophysicalparallelism):心理和身体活动是相互独立的。在物理世界中受到刺激时,心与身的活动会同时产生。 E、两面论(double aspectism):认为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是不能彼此独立的,它们是同一经验的两面。 F、前定和谐(preestablished harmony):身体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相互独立的,但二者又相互关联,因为它们被(上帝)设定成按同一进程运动。 G、偶因论(occasionalism): 认为心身关系是由上帝调节的。 (二) 心理学中的永恒问题 3、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 (1)先天论(nativism): 认为人类重要的特质(像智力等)都是由基因决定的或遗传的。 (2)经验论(empricism):相信所有知识的基

文档评论(0)

只做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