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三历史一轮单元卷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docVIP

2015届三历史一轮单元卷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三历史一轮单元卷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有人说: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小王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特点,这主要是指(  )。 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 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C.纺织业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D.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占主导地位 2.“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的生产方式是(  )。 A.简单协作 B.小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 3.谚语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能够反映我国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特点的是(  )。 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B.黄牛过河各顾各 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D.小满芝麻芒种谷 .下面演进示意图可以直接用来论证我国古代(  )。                    A.商业运输方式的变化 B.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C.经济结构的变化 D.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5.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 A.自耕农式经营 B.千耦其耘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D.租佃式经营 6.“骏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两汉时期,塞北(龙门碣石以北)和江南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在当时四大经济区中,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是(  )。 A.山西、江南 B.山东、江南 C.龙门碣石以北、江南 D.山东、山西 7.与下面《祖孙情·启蒙教育》场景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谚语与农耕文化》可作为标题 B.对话内容体现精耕细作的农业特色 C.强调了天时、地利等对农业的重要性 D.是古代科举制的必考内容 8.收入分配公平是国人的千年夙愿,中国古代的最低收入群体始终是农民。导致古代农民困苦的因素不包括(  )。 A.封建土地所有制 B.沉重的赋税徭役 C.重农抑商 D.脆弱的生产环境 9.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洲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史实的是(  )。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10.宋徽宗时期,宋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表明宋政府对城市街道两旁的居民不断地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的现实无可奈何。这说明(  )。 ①宋政府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 ②宋代的城市规划已经失控 ③“市坊”制度已经被打破 ④在今天的城市发展中仍存在的“侵街”现象在宋朝时就已经出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汉朝的纺织技术以临淄(今山东临淄)和襄邑(今江南睢县)最为有名;五代时杭州、成都等地的丝织业非常发达,江南的丝织品品种多样,工艺精美。上述变化表明中国古代丝绸产地南北大易位。造成古代丝织业重心由北向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消费心理、消费习惯的主要变化及棉织业等新兴行业的冲击 B.北方长期的战乱 C.传统的丝绸之路 D.北方农业过度开发、战争破坏、环境状况恶化导致北民南迁,技术南传 12.据说晋商家族中一二流的读书子弟去经商,三四流的子弟去参加科举考试,甚至出现过获得功名后不做官而从商的进士。这说明晋商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 A.贾而好儒 B.海纳百川的度量 C.行道多多、全民经营 D.学而优则贾 13.《耕织图·耕图》为南宋作品,为历代帝王所推崇和嘉许,右图为康熙命画家重新绘制的该作品,也反映了清代生产方式。材料提供的信息说明(  )。 A.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一直很先进 B.传统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 C.清代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 D.水田耕作表明经济重心在南方 14.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口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 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富余劳动力 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普及 15.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变为落后的原因是(  )。 ①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②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 ③闭关锁国政策 ④西方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图一的城市布局有何特点?主要功能是什么?在这种环境中商品经济能否活跃?为什么?(4分) (2)有学者认为,北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你认为对吗?结合图二、图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3分)

文档评论(0)

jiuqie9573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